《行路难》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20 13:53:10
《行路难》教学设计

《行路难》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路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路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准确认读多音字塞、行,理解羞、直、歧路、济等词义,初步理解诗意。

2.过程和方法:品读诗歌,了解李白在失意和迷惘中仍不失洒脱乐观的形象。

吟诵诗歌,入情入境地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仙悲愤中不乏豪迈的气概,学习失意中仍怀希望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品读诗歌,理解诗人曲折有致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体贴入微,感受诗人抉择的艰难和可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

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填空,并说说你从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学生思考:好酒,有才,狂放,傲岸

这是李白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他在他的超级粉丝杜甫眼中的形象。此时,李白正接受了玄宗皇帝的邀请,来到长安任翰林学士,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可是,不过短短两年之后,李白竟写下了一首诗歌,题为《行路难》(生读题目)。看到这个题目,我们不禁会猜想——

学生回答:李白在仕途上遇到了困难?李白的心情很郁闷?

生再读题目,读出感觉。

二、初读诗歌,感受诗意

1.自由放声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诗中能印证我们猜想的诗句。

2.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塞、斗、箸、行等);齐读。

3.诗中哪些语句证实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李白怎么了?

PPT插引写作背景:李白怀着治国安邦的理想来到长安,却发现玄宗皇帝早已年老昏聩,不理政事,他不过想借李白的诗才粉饰太平而已;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更是同当时的官场格格不入——

于是,谗言纷纷而至;

于是,皇帝旨意又下:赐金放还!

三、品读诗歌,走进李白内心,感受李白形象

1.吟读这些诗句,你能从中感受到李白此时怎样的心情?

2.学生品读,发言。

预设:

“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剑四顾心茫然”

“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以宴席之精美来侧面烘托诗人内心的茫然,并与下句“停”“投”“拔”“顾”形成对比。

(“拔剑”这一动作,是否显得特别突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诗人即将迈向自己的理想;“冰塞川”“雪满

山”比喻理想受阻。

(李白真有渡河登山的行程吗?)

“行路难------今安在”

反复、疑问的修辞,感叹号的强调,短句的紧张急促,表现内心极度的迷惘与失落。

(“多歧路”,李白到底有哪些路可以选择?如果这时再给李白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会怎样选择?)

(品读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言,抓住其闪光点加以肯定,然后一定要品与读结合,以品促读。)

3.师朗读,小结过渡:食不知味,酒难入喉,长吁短叹,彷徨四顾,这,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洒脱的诗仙吗?难道他真的被打倒了吗?

引入“闲来济沧海”两句。

品读,说说你在这两句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吕尚八十终遇文王,伊尹奴隶竟成国相(年老位卑,仍成大业)

本意解读:垂钓碧溪,泛舟日边,感觉悠闲自由,温暖清新。

(隐逸与进取,矛盾的选择纠结于同一句。读时注意语气略轻松,带期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信)

“济”:同舟共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词的多义解读,坚定的理想,自我的勉励)

(品读时,应注意前句隐隐的希望与后句坚定的自信这种感情的`区别,朗读处理时应努力表现情感上的层次。)

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诗仙,在痛苦的深渊中仍能将自己打捞,在俗世的尘埃里也能开出青色莲花。

仰望诗仙,有情诵读。

4.引入录音范读,听后选择自己最有感觉的一句来试读。(先同桌互读,再推

荐班中展示,最后再次齐读。)

四、结合情境,诗意拓展:

1.多年以后,我们可能不再会背诵这首诗,但我们绝不会忘记这一句:——

你会在什么时候想起这句诗?你会把他送给谁呢?

当我陷入困境时,我在心底轻轻地勉励自己:——

当朋友遭遇挫折时,我会深情地鼓励他:——

当整个世界都背对着我时,我也一定要面朝大海,大声地喊出——

2.李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辗转流浪,倏忽十二载——

756年,安史之乱,受聘入永王李璘军中

757年,获罪,流放夜郎

759年,遇赦

761年,欲投李光弼军,因病未果

762年,病殁(mò)于安徽当涂

他,是凄凄长夜中最孤独的行者——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他的生命,就是歌唱,就是行走,因为他坚信——

行路难,难路,行!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诵读此诗,并默写。

2.课外研读《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六、板书设计

行路难

李白

教学反思:

《行路难》描述的是诗人被“赐金放还”之后,京城好友为其设宴饯行时的场景。廿年颠沛,赢得天下诗名,终于得近天颜;理想近在咫尺时,却因不甘献媚于权贵而黯然被逐,其间的心理落差何啻天渊!面对着“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诗人食不甘味,酒难入喉,这是他此时忧闷茫然的心理直接在生理上的表现。理想破碎的痛苦幻灭和内心深处的孤傲自许纠结、挣扎,刹那间心灵的丝丝颤动,体贴入微的捕捉和解读,正是走近诗人的不二捷径。

教学过程中,故设疑问、巧妙追问、还原解读,各种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捕捉诗人刹那间的心灵颤动,一步步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茫然中仍藏希望,绝望中依旧昂扬的浪漫主义形象。还原本真,从字里行间寻求诗人的心灵颤动,解读诗人的心灵密码,这,才是读诗的正道啊。

“诗缘情”、“情动 ……此处隐藏28077个字……p>

六拓展延伸

师:潇洒如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那么我们呢?当我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结合你所积累的诗词名句来谈谈你的生活态度。

出示课件: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七总结,布置作业

(一)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行路虽难,我们只要努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行路难》2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板书设计:

《饮酒》陶渊明

在人境融意

第一层(果)←心远地自偏(因)景境

无车马喧情深

悠然→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理远

第二层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为含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一畜

《行路难》李白

美酒

一、设宴朋友的深厚友情

佳肴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胸中郁积的苦闷

二、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象征仕途的艰难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吕尚垂钓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

伊尹乘舟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四、“行路难”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

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五、长风破浪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碍,

济沧海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

课后反思:

《行路难》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2、3。

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2。

学习方法:

研读和赏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媒体运用: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唐朝,不能不说唐诗,说起唐诗,不能不说李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出示大屏幕。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大家齐读。

1、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经朋友举荐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但是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不久李白遭受谗言排挤,不得不离开了长安。此时李白写了三首诗,表达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复杂心情。

2、释题。“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二、自学指导一

诵读诗歌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的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准下列字的音

樽箸塞歧

理解两个通假字的意思

羞直

三、自学指导二

读诗品诗,体会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大家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以下面句式为依托。

我从……这(几句)句诗中,读出了一个……的李白。因为……。

示例:我从“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苦闷的李白。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

(我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迷茫,前途艰难的李白。因为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让人联想到诗人正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我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诗中,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理想未灭的李白。因为诗人借“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表现了诗人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心境。

(我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愤慨痛苦的李白。因为诗人在这句诗中直抒胸臆。当他从乘舟梦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来,回到壮志未酬的现实中,感到人生的艰难,因此向天地间发出这痛苦的呼喊。)

(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

点明全诗的情感层次,总结全诗。

师小结:这首诗歌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不甘消沉的.李白,一个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

四、自学指导三,赏读(诗句赏析)

请大家富有感情的再来读读诗歌。分别从下列角度赏析诗句。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从描写的角度)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从修辞的角度)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从表现手法角度)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炼字的角度)

诗词句赏析方法:(可以从以下角度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1表现手法手法角度赏析2从炼字角度赏析3表达的情感赏析4蕴含的哲理赏析5表达方式等)

五、课堂检测: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劝勉。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照应题目)的诗句:……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自我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我没有做到最好,但我做到了更好。今天我学会了…….如:我学会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是…….。我知道了古诗词的考点是…….我明白了古诗词的答题格式和技巧是…….

七、作业

1、正确默写古诗。

2、小作文(300字):如果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我们将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

板书

欢乐希望自信苦闷失望

《《行路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