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确定位置的教学很早就开始了。一年级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表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在×的上面、×的右边是×。二年级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如×的正北方有×,×在×的东北方向。这些表示和描述只是指出了物体的大致位置,不够准确。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的知识
例2在平面图上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3描述行走的路线
从方向与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要联系已有的认识方向的经验,教学一些新的方向词语;还要应用量角和画角、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由于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有利于发展空间观念。他们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相应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4、积极参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行走路线。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的例1,第51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识图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向。
教学资源:
课件、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确定位置的知识?(东南西北,第几排第几个,数对等)
2、如果一个物体处在没有竖列没有横行的环境中,比如在海上、空中,又用什么方式确定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互动新授
1、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1)教学北偏东(西)、南偏东(西)
①出示第50页例1的情境图。
提问:一艘轮船在正北方向航行,你能说出灯塔1和灯塔2分别在轮船的什么方向吗?
学生用学过的东北、西北来描述灯塔1和灯塔2的位置。
引导明确: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
②拓展:请同学们想一想,东南、西南方向又叫作什么方向?
学生思考后回答:东南方向也叫作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作南偏西。
③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手指快。
教师说方向,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2)教学用角度确定位置。
①如果老师现在告诉苏我你还有一个灯塔A也在北偏东方向,你能在图中指一指吗?
请多个学生上黑板指一指。
明确:只要指在北和东的夹角范围内的都符合老师的要求。
提问:如果灯塔1和灯塔A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但是位置却不同,我们该怎么区分它们呢?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根据它们偏离角度的不同来区分。
②问:怎样测量灯塔1和正北方向偏离的角度呢?
课件演示并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观测点,00刻度线对准轮船的正北方向,观察灯塔1所在的边,读出度数。
学生先在图上量一量灯塔1偏离正北方向的角度,说出度数,然后在书中填一填。
2、用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1)提问:是不是知道灯塔1在北偏东300方向就能把它具体位置确定下来了呢?
课件演示:画出北偏东300这条射线,并提问:这条射线上的点都在北偏东300方向,哪个点是灯塔1的位置呢?还需要知道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明确:看来,要想准确地描述灯塔1的位置,仅有方向还不够,还需要说清楚距离。
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测量灯塔1到轮船的图上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3厘米3×10=20(千米)
学生汇报: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0方向30千米处。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精确位置需要具备两个要素,即方向和距离。
三、巩固练习
1、做第51页“练一练”。
提问:(1)本题中以哪儿为观测点?
(2)要求灯塔2在轮船的什么位置,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3)如何求出灯塔2到轮船的实际距离?
学生在小组交流,动手测量,完成计算。
2、练习九第1题。
提醒:这道题内容比较多,要仔细读题,弄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提问:(1)图中以机场所在地点为端点,向四周画出了许多射线,每相邻的两条射线的夹角是多少度?
(2)“每相邻两个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飞机A在屏幕上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回答问题。
独立完成填空。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再次研究了确定位置。今天学习的确定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描述位置方法有很多,课前大家说了很多,课 ……此处隐藏25117个字……来表示就够了。你能知道是哪两个数吗?(4和3)习惯上,我们用一个数对来表示:(4,3)。谈话:数对前面的一个数4表示什么?3呢?
预设:你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小明和小丽的位置吗?
学生用数对表示,并说明每一个数对的含义
要求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指出位置,另一人说说这个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并且用数对表示出来。
3. 完成教材第15页的“练一练”。
(1) 在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找到后,在图中用笔涂出来,并用数对表示,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2) (6,5)这个数对在图中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设计意图:先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与确定列、行的规则,再通过确定小明、小丽的位置帮助学生熟悉这一规则,为数对的引入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从列和行的规定,到用数对来表示,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又渗透了符号化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之后,让学生尝试运用数对描述其他事物的位置,加深了对数对含义的.理解。整个环节的设计,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巩固练习,发展智慧
1. 完成练习三第1题。
出示教室座位图,并标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1) 说一说: 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或同学的位置,并组织交流。
(2) 比一比:同桌合作,在图上指出某个同学的位置,让同桌尽快用数对表示出这个同学的位置。比比谁的反应快。
(3) 猜一猜: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同学猜出这个同学是谁。
2. 完成练习三第2题。
出示题目。
(1) 生活中也经常用数对确定位置。请看,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请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预设:你发现表示这四块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吗?
前一个数相同,说明两块瓷砖在同一列;后一个数相同,说明两块瓷砖在同一行
3. 课件出示练习三第3题。
出示题目。
(1) 说位置:这是学校会议室的地面图,同座位的同学相互说说每块花色地砖的位置。(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
(2) 写数对:能用数对表示出这几块花色地砖的位置吗?(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
(3) 找规律:观察这几块花色地砖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发现,再组织全班交流。
4. 拓展应用。
出示右图。
谈话:如图,“光”字的位置可以用(C,2)来表示。说出下面类似于数对的每组字母和数各表示什么汉字,并连起来读一读:(B,3)、(A,5)、(C,
4)、(E,2)、(D,1)。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并齐读: “我们爱数学”。
提问:你爱数学吗?为什么?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列、行的含义,能用数对正确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正确运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补充题、视频展示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用数对可以很方便地表示一个同学的座位、一块瓷砖的位置、一张平面图上某个地点的位置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基本练习
1、练习三第5题。
(1)出示第5题,学生用数对表示各年级二班所在的位置,然后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练习情况。
追问:用数对表示这些班级的位置时有什么共同点?
(2)提问: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x,5),可能是哪个班?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想法,教师及时评价。
(3)提问: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5,y),可能是哪个班?
2、练习三第6题。
(1)出示第6题,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明确要把鲜花和绿色植物都放在方格线的交点上。
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鲜花和植物画在方格图上。
(2)学生用数对表示鲜花和植物的位置,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互相评价。
(3)请几位学生在视频展示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数对表示一下。教师组织学生评价。
3、练习三第7题。
(1)出示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用数对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然后交流。(多给予学困生一些机会)
(2)学生在图中画出向右平移4格后的三角形,然后用数对表示并交流。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评价。
(3)提问学生有关旋转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画出三次旋转后的图形。
展示几位学生画的图形,教师及时讲评,学生集体订正。
(4)先指导学生用字母标出a点旋转后的位置,然后用数对表示,再顺次连结四个点,看看是什么图形。
4、练习三第8题。
出示国际象棋棋盘和棋子。
(1)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六十四方格。这些方格有深浅两种颜色,交替排列。国际象棋的八条直线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八条横线分别用1、2、3、4、5、6、7、8表示。每个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国际象棋的'棋子有黑白两色,各有一个王、一个后、两个车、两个象、两个马和八个兵。
(2)如果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方法记录为g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棋的位置的吗?
(3)课件出现三枚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位置,问: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
(4)如果有一枚棋走一步记录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吗?
5、阅读“你知道吗”。
(1)学生先自主阅读并画出列数输入“5”,行数输入“3”的表格。
(2)讨论并交流:设计一张小组同学近几年来身高变化情况的统计表,列数和行数各应输入几?
三、全课总结
用数对确定位置很方便、实用,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请你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有数对知识的运用。
《确定位置练习》授后小记
练习三第5题“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x,5),可能是哪个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比较大。只有当学生明确数对中的第二个数表示的是行之后,学生才能体会到,只要是在第五行上的每一个班级都是有可能的。
课后反思:学生对这堂课很感兴趣,可能和实际比较贴近,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都比较的活跃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