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

时间:2025-11-07 16:05:09
活动策划共7篇

活动策划共7篇

活动策划 篇1

一、活动意义及目的

通过邀请同济大学在校的社会活动经验丰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姐,和已毕业的在事业上成功女性到同济来给在校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为对未来还有些迷茫的同学指点迷津,做到一种思想上的共享。同时可以借由女生节的契机,展示同济女性的美丽,改变同济仅仅一味是传统工科学校的'既定印象,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二、活动可行性分析

借助校友会的人脉资源,可以请来知名校友,提高本次活动的品质,达到活动目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多同学参与进来。借此机会也可以做到为以后与校友会合作打下基础。

三、活动内容初步既定为五个方面

1、如何平衡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未来人生发展方向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2、女性在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在职场中的一些生存技巧。

3、女性在如何创业,在创业过程中的泪水与欢笑。

4、如何正确面对感情问题

5、如何平衡家庭与自己的事业活动当天我们还会设计观众的提问与抽奖环节

四、前期准备

在假期里初步与校友会联系,表明来意,也给对方一个准备时间。开学后开始演讲者的邀请工作,活动前两周申请场地,同时宣传品设计工作结束,前一周开始宣传工作。

五、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开场词,介绍本次活动及主讲嘉宾。

2、第一位主讲人

3、观众提问及互动时间

4、第二位主讲人

5、观众提问及互动时间

6、抽奖

7、第三位主讲人

8、观众提问及互动时间

9、第四位主讲人

10、观众提问及互动时间

11、第五位主讲人

12、观众提问及互动时间

13、抽奖

14、主持人致结束语

六、活动预算略

七、活动时间

等待与校友会沟通结果

八、活动地点

拟定在经纬楼报告厅

九、备注

观众奖品有校友会提供,主讲人带来一份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礼物,并附上赠言,现场随机抽取观众作为奖品。

活动策划 篇2

“k歌之王,唱翻激情十月。”在这个充满激情的季节里,机械工程学院特举办第五届k歌大赛,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好机会,同时也丰富了我院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提高同学们的鉴赏与审美能力。

活动承办方: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文娱部

友情赞助:

一、活动简介

(一)活动名称:机械工程学院第五届“k歌大赛”

(二)活动主题:“k歌之王*唱翻激情十月”

(三)活动时间:xx年10月26日

(四)活动地点:大学生报告中心舞厅

(五)活动对象:面向大一

(六)活动主旨:为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生活,充实校园文化气氛,为同学们提供一块展示自己的'舞台,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竞争意识,让广大同学在欣赏中提高鉴赏美、创作美和发现美的意识。

(七)活动形式及内容:活动以晚会形式举行,共分初赛和决赛两场选拔,最后决出冠、亚、季军。冠军荣获“k歌之王”称号,获奖者由院领导颁均颁发证书及奖品。并推荐参加校“新秀歌手大赛”及“校十佳歌手大赛”。

1、初赛:参赛选手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每人清唱一首拿手歌曲,由现场评委给予打分,得分最高的十位选手晋级决赛。

2、决赛:(1)赛前对晋级的选手进行训练,彩排,提高大赛的质量。

(2)决赛选手重新抽签,按号上台演唱,由评委现场打分,最后按分数高低评出8-10名同学分获冠、亚、季军,优秀奖,最佳人气奖等各奖项。

(3)为获奖选手举行颁奖仪式,颁发证书及奖品。对大赛进行总结。

3、评分方式:为公平公正起见,本次大赛采用评委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的平均分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

4、评分标准:满分10分:其中参赛曲目内容健康,积极向上2分;演唱技巧,对歌曲风格的把握5分;舞台表现力2分;形象得体1分。

5、报名方式:

时间:xx年10月15日(初赛)

地点;各班那班长处或编辑短信(姓名+班级+宿舍)发送到 13048695408或18795551347。

二、活动操作方案

(一)前期工作

1、针对本次活动进行策划。

2、到大一各宿舍、班级进行宣传,并鼓励他们参与进来。

3、为活动顺利进行到校外拉赞助

(二)中期工作

1、为活动顺利进行到校外拉赞助

2、对优秀选手进行排练

3、对晚会的音乐进行剪辑

4、安排排练场地

(三)后期工作

1、制作海报,赞助商宣传横幅以及泡沫板

2、利用海报、横幅、网络和宣传单在校内进行宣传

3、准备活动所需物品,观众互动道具及现场布置用品

4、对节目进行彩排

5、晚会的ppt制作

6、制作节目单

7、确定主持人

(四)晚会期间

1、为院领导、辅导员老师等发请柬

2、主持人合台词

3、对大礼堂内外进行布置(安排嘉宾席、演员席和观众席)

4、安排所有节目进行最后的彩排

5、安排礼仪对现场领导进行接待、维持观众进出会场秩序

6、安排工作人员催台,控制音响灯光

7、安排晚会开始前后会场秩序的维持工作以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8、晚会后的收尾工作

(五)、宣传计划

1、横幅(晚会前一星期悬挂)

2、海报宣传

3、传单派发

经费预算:

费用项目

金额

备注

横幅、海报和场地布置费等

130

横幅、泡沫板、气球、海报等

游戏道具及奖品

150

证书、奖品、汽棒

饮用水

20

其他

10

合计

300

备注:上述若有不妥,可在进行协商,做适当的更改。其他具体细节根据现场条件而定。

三、活动具体流程

1、决赛前工作人员对舞台进行布置, 准备好设备、伴奏带,ppt或歌曲mv等相关物品。进行调音,彩排。

……此处隐藏2037个字……级没有课的时间进行球赛,还有晚上或者中午举行。

九:比赛期间注意事项

1、各班级应提早做好准备,由组织者(安全工程团支部)派代表占场地,计分也各由比赛班级各出一名。

2、运动员赛前做好热身准备,避免因赛前热身准备不到位带来的受伤。

3、本此活动无论裁判还是选手都应本着友谊第一,公平竞争的原则去比赛。

4、比赛队员按时到场,不得延误太长时间。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活动策划 篇7

活动主题:平安夜圣诞节“爱心祝福”主题活动

活动时间:12月24日上午,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也是平安夜这一天。

活动背景:

1.沧州市小语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在运河区育红小学即将结束。

2.“语文味+生活化+文化味”被确定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成为追求方向。

3.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中很强势、学生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做出一个样子来。

4.沧州小语“享受语文”、“共享语文每一天”的理念需要继续践行。

5.“互联网+时代”和“创客精神”需要得到弘扬。

活动理念:

1.体现中外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和谐共生。

2.凝结团队意识,构建沧州语文人研修文化。

3.以此作为典型案例,推动课改主张的落实。

4.用创新意识催生创新行为,点燃教育创新。

活动准备:

1.现场布置:会标醒目,突出主题;贴有沧州语文人学术团队logo的大鼓放置舞台中间;前排桌子排列整齐。

2.六箱近300个苹果,保证每人一个。

3.用于分发苹果的果盘,提高效率,提高品位。

4.用于包装平安果的彩纸,每人保证1张,丝带每人保证一根。

5.用于写祝福语的彩纸条每人1张。

6.四个外形美观、颜色不同的塑料凳子。

7.用红纸打印好的四个字:爱心祝福。

8.胶带、胶棒等用具。

9.关于圣诞文化的互动题目15个。

10.圣诞文化的背景图片PPT、音乐。

活动过程:

【第一环】现场问答——圣诞文化知多少

用现场互动问答的形式,让大家了解“圣诞文化”的基本常识。

预设:题目的设计比较容易,属于常识性的。现场互动应该能够积极推进。回答问题的人数应该在15人左右,下一环节他们会成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提升点:

1.要注意中外文化的融合,以“平安夜是哪一天”和中国的“除夕”相关联;以“平安果”的`寓意和中国民居摆饰中的“瓶”“屏”等相关联。

2.将学习延伸: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什么关系?圣诞老人是哪国人?——留作活动后研究的问题;以“存疑”作为一个引领教师的思考点。

3.设计先争取答题权、再出问答题的方式。“猜问题”一是形式的变换,思维难度的增加,启发人们进行适当的推理。

【第二环】发苹果——关注自主和效率

请第一环节中参与回答问题的教师为现场近300名老师发放苹果。要求:每人一个,提高效率。

预设:

1.因为筹备人员工作细致,将包装纸和丝带都准备出来,但是又不能一次性都呈现,所以必须强调“先发苹果”。

2.参与的人多,会比较杂乱,此时会生成一些情况,如:有人出脱颖而出进行组织,有人会提出异议,开始时秩序会有些混乱。遇到这些情况,可顺其自然,不去干涉。

3.发苹果的过程会出现效率低的情况,提示大家要提高效率,参与者会及时改进。

提升点:

1.在一群人中,应该有人自觉地发挥组织作用,这是“领导气质”的教师的崭露头角的机会。

2.发放苹果的过程也有由“效率低”改善为“效率比较高”。

【第三环】包苹果——关注效率和自发行为

发放苹果的教师们继续为每人发放一张包装彩纸和一根丝带。

预设:

1.“发苹果”的经验会迁移到这个环节,因此方法和效率可以形成已有的能力,此时不用太多干预。

2.因为大家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彩纸和丝带的人会自动地将苹果包装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铺垫和契机,需要提醒大家: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创设如此的学习情境,让大家“自发”地去做事。

提升点:

1.由“发苹果”到“发包装”,方法和效率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善。

2.提醒大家反思自己“自动包装苹果”的行为,由“做事”引领为“反思”。

【第四环】写祝福——落实语文性和文化味

请现场教师自发帮助每人发放一张彩纸条,要求大家每人写上一句对“沧州语文人”的美好祝福,并写上自己的工作单位、姓名和练习方式。完成后,将祝福卡也包进彩纸中。

预设:

1.教师们会发觉刚才“包苹果”的自发性和后续活动之间的差异。

2.教师们会认真而用心地按照要求写好“爱心祝福”。有人可能会不写联系方式或者姓名,这个给予尊重。

提升点:

1.教师对前一个自发“包苹果”的行为会有一个反思。这个反思包含两个点:一个是自发(而非强迫)的行为值得肯定;二是加进祝福语的做法是一个高于自发行为的文化创意。

2.对这个环节的创设会产生钦佩和认可,是“文化站位”的一次提升,期待对老师们产生后续的影响。

【第五环】汇祝福——再次提升活动文化品位

请大家将包装好的“爱心苹果”堆放在前台中间的桌子上。将准备好的四个彩色的塑料凳子放倒,面向众人,请教师参与将揭示文化主题的“爱”“心”“祝”“福”四个字贴到凳子上。完成最后的创意生成。

预设:

1.“汇集苹果”的过程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不用太多干预。

2.如何放苹果?教师们会有疑问,告诉他们随便放就可以。

3.人们会对提前放好的四个凳子产生质疑,此时用“我不告诉你”来制作悬念,以达到“豁然开朗”的冲击效果。

4.整体完成后,大家会抢着拍照,应该留出一段拍照时间,但是告诉后面会安排拍照的时间,以推进后面的环节。

提升点:

1.教师们将自己手中的苹果交出去,会有失落感,此时告诉大家:汇集是共建,还会分享。让大家在心理上有一次提升。

2.组织几位教师对自发放置的苹果进行整理,在艺术性上有所期待,至于最后的结果也是顺其自然。此项工作可以由男教师来完成,凸显创新和“变化”,增加活动效果。

3.几位教师自己动手,将“爱心祝福”贴到凳子上。这样,活动的文化主题就“揭示出来”,教师们会有一种豁然开朗和文化提升的收获,内心也会有感动生成。

4.“分享”的思想会对人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5.讲座结束后,人们自发“取苹果·取祝福”。得到后,还会产生悬念,为教师们的随机结缘、共同提高留下无限空间。

《活动策划共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