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档案管理工作方案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档案管理工作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档案管理工作方案1为切实做好我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的档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省档案管理条例》以及区《关于区部分行政区划变更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在部分行政区划变更工作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区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涉及的乡镇档案是乡镇职能活动和历史演变的真实记录,是备以查考的真实凭证和历史依据,是不可再生的国家档案资源。我街道高度重视,将档案管理和移交处置工作纳入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监督指导,科学制定方案,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档案工作与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同步进行,确保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二、职责任务
在启动改革时同步制定档案管理与处置工作方案,报区档案局审查同意后实施。明确档案工作负责机构和人员,及时做好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和纸质档案数字化等处置工作,并按照规定向区档案馆移交档案,使全部档案得到妥善安置,确保档案实体安全,确保按时保质移交档案,防止因接收不及时出现档案遗失等问题,确保国家档案资源齐全完整。
三、工作步骤及工作要求
(一)明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
1.档案的处置要以维护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原则,机构变动前形成的全部档案为一个整体,不得分散。
2.续沿用原档案全宗,确因工作需要暂时保留并入街道档案的,必须书面报区档案局同意后,代为保管,达到规定年限后再移交区档案馆,也可在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办理移交。
3.应按规定及时明确机构、人员和职能职责,完善档案管理设备设施,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有序开展档案工作。
(二)档案移交及标准要求
要按照档案归属与流向的规定,做好档案的移交工作。街道为移交方,区档案馆为接收方。移交范围为未移交至区档案馆、自行保存的历年各类档案(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照片、音像、实物等各种载体档案)。移交的档案应规范整理,符合要求。
1.做好档案的清点、接收工作。移交方要做好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收集、清点、整理工作,确保不重复、不遗漏,并制作交接材料(含各类交接文据、全宗卷、检索工具),做好档案的清点、交接工作。接收方要根据清单内容仔细清点、核对,并对接收的档案及时登记在册、归档整理,防止档案丢失。
2.制定档案处置工作方案。制定本单位档案处置与管理工作方案,明确本单位档案归属与流向,制定档案处置工作时间表。档案处置与管理工作方案应在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后一周内报区档案局审查。
3.做好档案鉴定和销毁工作。应成立档案鉴定工作小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开展档案鉴定和销毁工作。鉴定工作应按件开展,内容涵盖档案是否继续保存(或移交)、是否开放、是否数字化、是否解降密四个方面。涉密文件的清点和解密、降密工作,要按照“谁定密,谁解密”的原则,单独编制涉密文件目录,提出审核意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涉密档案。
4.需向区档案馆移交的,应将纸质档案与数字副本一并移交。移交档案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档案案卷质量的要求进行整理,“双套制”移交和接收,做到分类科学、整理有序、编目准确、检索方便。移交档案必须使用国家档案局统一监测的卷盒、卷皮、卷内目录、备考表。
5.移交门类及标准要求:
(1)文书档案:包括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前保管的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文书档案。以案卷为单位立卷归档的,按照《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国档发〔1987〕27号)《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9705-20xx)要求,整理编目。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的,20xx年以前的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xx要求,整理编目,20xx年以后(含20xx年)的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xx)要求,整理编目。有专业档案但未制定专业档案归档范围和管理办法的单位,或因单位形成的专业档案数量较少,不能作为单独门类列出的,纳入文书档案进行管理和处置。
(2)科技档案:包括科研档案、项目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等。按照《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xx)《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xx)要求,整理编目。
(3)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预算、决算报告。20xx年以前的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1998〕132号)要求,整理编目,20xx年以后(含20xx年)的'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案卷格式》(DA/T39-20xx)要求,整理编目。
(4)照片档案:包括纸质照片、胶片和数码照片、胶片,纸质照片、胶片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xx)要求,整理编目;数码照片、胶片按照《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DA/T5-0014)要求,整理编目。
(5)音像档案: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按照《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15-1995)《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规范》(DA/T6-20xx)要求,整理编目。
(6)电子档案与数据:包括办公系统、业务系统中形成的反映单位职能活动的电子文件及元数据、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等,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18894-20xx)要求,整理编目。
(7)实物档案:包括印章和各种公务活动礼品及各部门获得的县级以上的综合性荣誉奖品、证书、宣传纪念品等实物原件,依据实际情况逐件编目登记。
(8)人事档案:按《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办理。
(9)检索工具:包括纸质目录、电子目、全宗卷等。
(三)完善移交手续
移交方和接收方均要安排负责文件清点、整理及移交工作的人员,在未完成相关工作或未明确接替人员前原则上不作其他工作安排。移交时要认真填写《档案移交清单》(附件1)(一式两份),由档案工作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监督,交接双方在《档案移交清单》进行确认并签字、盖章,同时各保存一份。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成立以分管领导负责、档案工作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参加的档案移交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的档案清点、移交工作,确保档案实体安全。
(二)严格监督管理。此次档案移交工作,移 ……此处隐藏1279个字……介绍),会同校办补充整理襄樊学院合并组建以来每年大事记。
责任人:档案编研组,鉴定与督导组参与。完成时间:6月。
4、完成档案工作文件制度修订制订,汇编成册,印发全校。
责任人:档案编研组,完成时间:上半年。
5、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做好副处副高以上干部教师档案整理备检工作。
责任人:胡鹏飞、唐甜甜,完成时间:10月之前。
(三)启动电子扫描和计算机著录工作,以招投标方式引进市场专业公司,把近产生的适宜永久保存的文书档案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录入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并对部分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有选择地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
责任人:电子著录组,各单位各部门档案员和学工助理等配合,完成时间:10月之前。
三、级达标的相关准备工作
(一)将档案达标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列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提高档案工作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分值权重。
(二)成立学校档案达标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李儒寿
副组长:李文学
成员:档案馆、网络中心负责人,各单位各部门分管领导,达标工作督导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工作专班,负责组织实施达标升级的.具体工作。
办公室主任:熊华山(兼)
收集整理组:廖文胜胡鹏飞梁小玲唐甜甜姚胐朏
章勇陈媛冷
鲜慧马陆杰许嫚嫚
杨茜毛竹弋兵马可
电子著录组:郭自龙胡鹏飞潘虎祝睿
档案编研组:熊华山廖文胜姚胐朏
鉴定与督导组:刘万君熊华山张本琴黄文
(三)调整和确定档案工作网络,重新明确各单位部门分管领导和专兼职档案员。并按照国家有关档案法规,出台相关政策,让
条件允许的二级学院设置档案员专岗,兼职从事资料员工作,可参加档案系列职称评聘,享受相关待遇。学校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可视岗位工作实际情况设置档案员专岗,以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四)适时召开全校档案规范管理达标升级工作动员会。
(五)以引进和调配方式为档案馆增加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和档案编研方面的本硕以上学历专业人才各1名。
(六)以招投标方式引进市场专业公司,对已立卷归档的案卷进行数字化处理,相应购买网络版高校档案管理软件,配置专用服务器和公共查询终端。
(七)为馆舍区域走廊安装防盗门,现库房安装内置防盗窗网。
(八)适时邀请省市档案局领导和专家来校指导。
(九)在完成上述软硬件备检工作基础上进行校内自查自评,撰写自评报告,向省市档案局提出检查验收申请。
四、几点要求
实现档案达标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切实有效举措,是全面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建设全国知名的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的需要,也是切实提高我校档案业务工作水平,实现档案工作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顺利实现档案达标升级也可以给全校教职工带来切实的经济实惠。
档案达标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现在到明年底只有一年的时间,任务艰巨,困难很多。全校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拿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精神和劲头,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达标。全校各单位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档案升级达标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协调。
(一)按照本方案规定需收集、整理的档案资料,各单位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按时移交档案馆。凡因档案资料移交不及时、不完整而发生遗失、损毁、泄密等问题,要追究相关单位和部门及相关人员责任。
(二)在收集整理工作开始之前,各单位各部门应摸清家底,制定详细的计划,分年度整理,按时完成。对整理过程中的业务技术问题,档案馆要及时提供指导和咨询。
(三)实行档案达标升级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和问责制度。
(四)档案达标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成员、专职督导员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档案的收集归档鉴定工作,确保有价值的档案材料收集完整和整理规范。
档案管理工作方案41.人力资源信息管理
1.1为保障合理配置人才,公司行政人事部组建人力资源信息中心,并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即建立内部人才和外部人才信息库。
1.2内部人才信息库是对公司内各类管理或专业人才进行动态掌握,包括对员工简历、考核资料、培训记录以及其它材料的整理归档。外部人才信息库是在本公司外部人才市场上,对公司目前需求或预期需求的.各类管理或专业人才,尤其是同行业甚至竞争对手的人才的信息收集情况。
1.3公司将借助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2.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2.1公司行政人事部负责人事档案工作的归口管理。
2.2人事档案管理必须严格确保材料保密。
3.确立两级档案管理制度
3.1一级档案为本办法所指人事档案,是员工入司随转的人事档案材料;
3.2二级档案为员工入司以后的任职情况、培训情况、工资调整、学历、职称变化、历年考核等情况及员工基本情况复印件备查材料
4.人事档案分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类:学历和评聘材料;
第五类:政治面貌材料;
第六类:奖励材料;
第七类:处分材料;
第八类: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档案管理工作方案5根据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领导关于档案管理情况的批示,结合监察科对我办档案管理情况内部督查意见,按照当前我办档案管理实际,特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加强档案存档制度管理。
由于我办现有档案存放设施和场地有限,造成大量招标投标档案堆积,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只保留中标人投标资料,其他投标人资料保留3个月被查。
二、及时处理过期投标资料。
对于非中标人的投标资料,及时与市档案管理部门联系,移交部分资料。能采用其他方式处理的'及时处理,尽快腾空档案管理设施和场地。
三、加强档案资料分类管理
为便于各类招标投标资料的管理和检索,按照房屋、市政、交通、水利、国务、政府采购以及内部管理资料等反别建立档案登记表,确保管理和检索的方便和科学性。
四、督促相关单位尽快报送资料
在我办开标的部分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尚未报送相关资料,我科将进行一次内部检查,针对未报情况,督促相关单位报送相关资料,并将资料报送情况纳入招标代理机构季度考核内容。
五、结合软件开发情况,加强档案管理
下一步,我科将进一步结合我班开发的业务软件,将有关档案管理部分情况融合进去,进一步加强我班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