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时间:2025-07-08 22:41:09
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爆炸事故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爆炸事故应急预案1

1、编制目的

煤气容器、塔器、炉窑和管道以及受限空间内的煤气与空气、氧气形成混合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电火花或达到着火温度,产生煤气以7000~10000米/秒的高温高压冲击破坏,即为煤气爆炸事故,为确保在发生煤气爆炸时迅速处理,防止事故扩大,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炼铁厂煤气爆炸事故的应急响应处理。

3、炼铁厂概况

炼铁厂是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下属的基本生产单位,高炉消化公司采购的原燃料,通过高炉这个反应容器经过一系列的还原反应后,向炼钢提供足够优质的铁水,满足后面生产工序的需要。炼铁厂目前由高炉车间、运转车间、设备科、生产科组成。

炼铁厂现有2350m3高炉3座,高炉配套有3套热风炉和36个布袋除尘箱体、3个重力除尘器,配套供上料设施和动力设施、喷煤设施等。铁水日产量大约在5171t/d,煤气产生量约400000m3/t。

4、危险预分析

4.1、危险源确定

热风炉、布袋除尘箱体、烟气炉、TRT、重力除尘器以及各种煤气管道设施。

5、应急响应:

5.1应急报告程序

5.1.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迅速报告区域负责人(组长或副组长)或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目击者在佩戴空气呼吸器后可进入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实施有效的抢救,争取抢救时间。

5.1.2区域负责人如果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受伤人数,确认后迅速组织最近抢救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组织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区域负责人在组织抢救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5.1.3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如果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受伤人数,确认后迅速组织最近区域抢救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组织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

5.1.4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救援的同时根据事故发生、进展情况,依次通知煤气防护站、消防队、医院、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公司生产安环部、公司综合办公室、保卫部等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

5.1.5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安排熟悉炼铁厂区域分布情况的有关人员到厂比较醒目的路口接迎救护车、消防车等事故救援队伍。

5.1.6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保卫部门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当组织人员做好事故现场警戒和有关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

5.1.7应急响应部门和有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5.1.8援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按照应急救援措施,实施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

5.1.9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未赶到事故现场前,以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最高行政领导行使抢救指挥权。

5.1.10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了解事故发生、进展情况,实施全盘指挥救援。

6.2应急抢救、控制措施

6.2.1热风岗位热风炉、煤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6.2.1.1设立警戒线,防止他人进入事故现场。

6.2.1.2热风炉紧急停烧操作,立即打开蒸汽和氮气吹扫管进行吹扫。同时通知高炉值班室进行休风操作。

6.2.1.3进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且二人以上工作。

6.2.1.4立即就近切断煤气来源,迅速把残余煤气处理干净,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6.2.1.5事故发生地点40米内禁止有火源,防止发生煤气着火。

6.2.1.6若爆炸后发生煤气着火或中毒事故,可分别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处理。

6.2.1.7查明原因,迅速处理,待煤气处理干净后经防护站人员检查合格方可组织人员进行设备抢修。

7.2.2布袋除尘箱体、煤气管道爆炸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7.2.2.1发生爆炸后,设立警戒线,防止他人进入事故现场。

7.2.2.2如果除尘箱体爆炸大量煤气泄漏应立即通知高炉值班室进行切煤气操作,同时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迅速把设备内的残余煤气处理干净。

7.2.2.3如果管道发生爆炸大量煤气泄漏应立即在外网最近隔断煤气来源,同时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迅速把设备内的残余煤气处理干净。

7.2.2.4事故发生地点40米内禁止火源,以防煤气着火事故发生。

7.2.2.5迅速查明爆炸事故原因,在查明原因之前,不准向煤气设施内引送煤气,恢复生产。

7.2.2.6进入现场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且二人以上工作。

7.2.2.7若爆炸后发生煤气着火或中毒事故,可分别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处理。

7.2.2.8事故处理完毕后,清点人员,经煤气防护站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组织恢复生产。

7.2.3喷煤岗位煤气管道及烟气炉爆炸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7.2.1.1设立警戒线,防止他人进入事故现场。

7.2.1.2烟气炉紧急停烧操作,立即打开蒸汽或氮气吹扫管进行吹扫。

7.2.1.3进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且二人以上工作。

7.2.1.4立即就近切断煤气来源,迅速把残余煤气处理干净,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7.2.1.5事故发生地点40米内禁止有火源,防止发生煤气着火。

7.2.1.6若爆炸后发生煤气着火或中毒事故,可分别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处理。

7.2.1.7查明原因,迅速处理,待煤气处理干净后经防护站人员检查合格方可组织人员进行设备抢修。

8、应急善后处理

8.1应急救援之后应当立即清点人数,清理现场。

8.2救援结束后应当在生产调度主任的指挥下迅速做好恢复生产工作。

8.3救援结束后就切实做好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8.4事故处理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对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估、评审工作,组织进行预案修订。

爆炸事故应急预案2

1煤气设备爆炸事故的原因

1.1在密闭的容器内,煤气中混入空气或空气中混入煤气,达到爆炸范围,并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要有明火、电火或达到煤气燃点以上的温度。这三条件同时具备时,就会发生煤气爆炸。

1.2高炉煤气爆炸最易发生在休风、送风和停风后,在煤气系统动火施工时,在以空气驱赶和置换系统中残余煤气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容器内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所以在煤气系统驱赶和置换残余 ……此处隐藏23037个字……>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放松的时间均与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一处和腋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微,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三、烧伤、烫伤急救

1、对危重的伤员,特别是对呼吸、心跳不好或停止的伤员立即就地紧急救护,待情况好转后再送医院。

2、烧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

3、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送往医院。

4、对爆炸冲击波烧伤的伤员要注意有无脑颅损伤,腹腔损伤和呼吸道损伤。

5、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精盐水。

爆炸事故应急预案14

一、危险目标确定

合成塔塔顶高压气体泄漏

二、事故应急处理人员及职责

1、现场指挥人员:当班工长

职责:

(1)指挥或协助本车间应急处理人员按处置程序进行应急处理,视事故类别指挥操作人员开、关相关阀门,停止运转设备、切断气源、适量放空,确保本工段不超压。

(2)迅速指派人员向当班调度报告情况。

(3)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按下全厂紧急停车按钮。

(4)指挥员工迅速检查阀门,紧急处理完毕后,清理现场,清点人数,到安全地方待命。

(5)组织人员对被困人员和伤者进行抢救。

(6)组织人员针对某种火灾进行正确有效的扑救。

2、当班操作工

职责:

(1)绝对服从当班工长指挥,不得慌乱、无组织地盲目逃离现场。

(2)正确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迅速进行正确处理,消除事故。

3、当班维修工和其他人员

职责:

绝对服从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积极协助扑救火灾,抢救被困人员和伤员。

三、报告程序

操作人员→当班工长→当班调度→相关车间→厂部相关职能部门→厂部应急领导小组

四、日常预防措施

1、车间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2、加大巡检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力争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下。

3、坚守岗位,不脱岗,不串岗。

4、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作业。

5、建立、健全事故柜及防护器材的管理与使用,确保器材安全可靠。

6、定期检验各安全附件,确保灵活可靠。

7、严把配品、配件质量关,做到不合格产品坚决不使用。

8、严格按规程进行设备安装、维修与保养。

9、经常组织员工进行演练,确保员工在非正常情况下临危不乱。

五、事故发生的现象

合成塔塔顶着火或者爆炸

六、事故发生的原因

1、当塔顶出现泄漏现象时,高压气体从小缝隙漏出,在漏的过程中产生摩擦,造成该处局部高温,加上摩擦产生静电作用,使漏出的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着火。

2、气体外漏时又使用电炉,外漏气体遇高温电极杆受热起火,或遇电极杆因绝缘不良产生火花引起着火。

3、当电极杆与小盖绝缘不良并送电时,易发生电极杆与小盖间密封部分被击穿,同时发生着火。

4、塔顶大盖螺丝未紧固牢固。

七、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当发生塔顶着火时应先停用电炉后,合成现场人员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若不能熄灭,工长通知调度减量停车,合成现场关闭导入闭切导,打开塔后放空阀放空卸压,降低塔内压力(放空降压时,泄压点要避开着火点,以免火势扩大),同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爆炸事故应急预案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工地使用爆炸物和危险化学品越来越多。由于施工现场使用爆炸物和危险化学品,环境条件差、危险因素多,要避免发生民用爆炸物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必须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一系列预防措施和制定一旦发生民用爆炸物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事故所采用的救援应急预案。

〈一〉、预防发生民用爆炸物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措施:

一、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和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

A、储存民用爆炸物和危险化学品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内的相应条例去施行。

即(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有符合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B、不符合储存条件的严禁储存,只能按规定用多少进多少。

2、实施爆破作业的必须编制爆破方案,并送上级主管部门及公安部门审批,批准后方能按方案的要求进行实施爆破作业。

3、进行爆破和危险化学品施工的人员必须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性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4、作业时必须带安全帽、胶手套、口罩、防毒面具和穿工作鞋等,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5、操作场所必须保持通风,并设置危险警示牌,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操作场所。

6、操作完后要保管好所用的工具、材料、防护用品,并用专用的洗涤剂洗手。

〈二〉发生爆炸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并将受伤人员送医院进行抢救。通知附近居民和其他有关人员马上撤离该区域。

2、封锁发生事故的危险区域,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3、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配戴防毒面具等的相应防护用品。

4、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5、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6、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控、处理,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爆炸事故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