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教研组事迹材料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那么事迹材料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秀教研组事迹材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秀教研组事迹材料1一、基本情况
哈四中数学组现有教师23人,全部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7人,在这23人中,有全国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省数学兼职教练员,市数学兼职教练员,也有市高考指导小组成员。其中省级数学骨干2人,省数学教学能手3人,市数学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组里只有5名男教师,是一个以女教师为生力军的教研组。平均年龄31岁,现有10人担任班主任工作,数学组有共产党员11人。九位教师获得过省、市级以上各种荣誉,是一支素质高、理念新、能力强、有朝气、并充满人文精神的团队。我们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学理念,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数学课的知识传授,更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在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教研组
二、无私奉献、模范作用
数学教研组有10名党员教师,他们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组教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政策法规,恪守师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主、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数学组的全体老师都认为,师不可以不德高。因为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数学组人人都在无私地、用自己的辛勤的汗水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一位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心田。
组里全体教师不论年近半百的老教师,还是教龄只有几年的年轻教师,个个都是“工作狂”。每个人都把教学工作自觉地看成是教书育人的终生奋斗目标,当作是一项事业来干,而不只是当成养家糊口谋生的手段。为了工作,每个人是小病连医院都不去,有了比较严重的病也尽可能地一拖再拖,坚持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姜筱筠、王英老师在身患疾病的情况下一度带病工作,李颖健老师也身体欠佳曾晕倒在三尺讲台上;程琳老师怀孕期间一直上班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仍然每周上十几节课,并从不迟到不早退,一直坚持到学生高考报完志愿,第二天就生孩子。宋延祥、庞铃老师是班主任,由于家里老人有病,每天晚上都要在医院护理老人没办法休息,白天仍坚持上班所以几度累得犯病,但他们从没有任何委屈;徐玉顺老师连续几年高三,过多的压力和繁重的工作,使她体力早就透支,累得经常胸痛,有时晚上睡不好觉,但还是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在高考时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王兆兰老师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可是仍坚强地每天都出现在三尺讲台上,从不舍得耽误学生的一节课!孙丽梅、毛利佳都是高三教师,为了不影响学生,他们都是在新婚第二天就开始上课,谭跃峰老师妻子生孩子都没时间去照顾,把妻子送回老家生孩子,由于那里医疗设备太差,孩子黄疸偏高却没有相应的治疗险些造成危险。这样的事情在数学组举不胜举,组里的老师每个人都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些老师真的做到了青春无悔,人生无悔!用各自的汗水和热血,以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来续写着人生的新篇章!也正因此,全组教师获得了上百人次的省、市、区、校各级荣誉称号,如:省模范教师、省巾帼标兵、市模范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市优秀班主任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模范党员、先进工作者等。
三、校本研修求真务实、效果显著
1.严格的校本研修管理制度
数学组制定了教研组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目标明确,切合实际,具体可行;有教研组校本研修工作制度;研修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有分工、有记录。
2.成效显著的教研活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教研组正是通过教研活动这个源头,使教研活动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教研组按学校要求定期开会,研究讨论、指导、总结、强化过程管理,注重资料积累,有详细的活动记录。教研组能主动、及时发现并善于组织团队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活动促进教研组成员共同进步。
我们教研活动的特点是:
1紧紧围绕“六个一”开展教研组活动
数学组每个老师在每学期都要撰写一份创新教学设计,并积极参加校、区、市、省举办的各级教学设计大赛,有多人获奖,李颖健、谭跃峰、姜筱筠、王英、张峰和等十余名老师都在全国或省级大赛获奖。组里每个老师在每学期都要上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研究课,李杰、于腩、王英、程琳还作了省级、市级研究课。组里老师和他们共同探讨,首先确定主题,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和上课教师本人一起研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执教者的.教学风格,精心研制拟订出研究活动应达到的合理的、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使每一节研究课都是执教者的最精彩的表现。组里每个备课组每学期至少要编制一套高水平的、具有开放性的试卷或高水平的评价材料;每个阶段新课结束就由老师轮流出题,考试前组里老师就对试题进行探究,考试结束后大家一起研究,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对于学生失分的试题去分析原因,是老师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出题者对学生了解不够,从而吸取教训提高试题质量。 在每学期要针对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使全组教师都能完成一个辅导学生的成功案例;我们针对我校学生基础教差,数学能力比较弱,对于教材和习题集进行重组,每学期都建一个重组教材或开发课程的资源包。
2集体备课注重实效
数学组教研活动求真务实,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每周的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同学年组的人先各自备课,然后由主讲人以单元说课的形式,一说教学目标,对于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我们更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二维,因为大多数教师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还好,也比较重视,可现代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在备课中发展新课改可是剖析教材、疑难习题、或新课改的业务学习等,备课组的教师共同面对主讲所提出的问题,讨论并解决。为及时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他们也经常不定时间不定地点地进行集体备课。
高三备课组在徐玉顺、宋延祥等老师的带领下,注重对教材、习题集重组,建立了自己学年的资源包。
优秀教研组事迹材料2盐城市初级中学荣获江苏省优秀教研组荣誉称号。该物理教研组长期坚持“立足实践探索,打造教研特色”,经过多年努力,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好学勤奋的集体,一个教科研气氛非常浓厚的集体,一个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集体。
这支教研团队共有27名教师,其中正高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6名;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盐城市教学能手9位,盐城教坛新 ……此处隐藏2340个字……置教师假期自学研究主题的相关内容,将学习内容记在自学笔记上,学期初由学校进行统一检查。这样做既使教师在参加教研活动时奠定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开学后的教研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环节:专题培训。由业务领导、骨干教师主讲,围绕教研的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课堂实践等方面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解决教师的教学所需,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基础,使教师有自己的教学思路,为课堂教学打下稳固的基础。
第三环节:引路课。由骨干教师做课堂教学展示,为全校教师引路。
第四环节:教学轮听。在骨干教师做示范课后,对所有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全校拉练,要求每位班主任准备一节关于教研主题的教学展示课,进行全校轮听。每天进行一个年组,要求同年组教师必须互听,其他年组教师争取互听,主管领导深入各班听课,了解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水平,及时反馈、指导,给每位教师打出档次,记入学期末教师综合目标。
第五环节:反思研讨。在活动之后,进行反思研讨,是对活动的一个升华,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此环节分两部分:自我反思和听课后反思。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和得与失,汲取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方法,剖析教学中的问题,取长补短;领导点拨指导,教师间研讨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完善语文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在过程中肯下功夫,真抓实干,才会真正的有所收益,才真正的有效。教研工作更需要这种踏实的精神,把每个环节做实、做具体,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我因自己的努力工作和突出成绩而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20xx获得市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年终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
优秀教研组事迹材料5许昌高中地理教研组是一个勤勉务实、与时俱进的团队,也是一块团结协作,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沃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心支持下,全组成员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积极探索新课标的课堂教育模式,扎实开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教研组文化,为我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踏实敬业,团结和谐
地理教研组现有教师14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老、中、青三个层次,年龄结构合理。组内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4人,初级教师5人,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踏实敬业
xx年地理学科刚刚恢复高考,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仅有2名地理教师,担任全校三个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xx随着学校扩招,虽有新的教师加入,但工作量仍大大超出了国家要求,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有的教师兼任班主任,有的则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地理组教师仍毫无怨言,勤勤恳恳,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
2、团结和谐
地理组是一个气氛融洽,人际关系和谐,学习氛围浓厚的团队。教师治学严谨,彼此之间经常开诚布公地探讨和交流,在课间,在教研活动时间,回家的路上,甚至是回家后还用电话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不仅仅是工作上,生活中组员们也是互相帮助,老教师经常关心年青教师的生活,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使年青教师能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工作之中,尽快成长。
二、加强学习,提升理念
如何让地理组教师提高整体素质,适应课改形势,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研组采取了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外出学习等方式,让老师们经历从“理论指导”到“示范引路”,从“课堂实践”到“反思总结”,从“研讨交流”到“总结提高”的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组内教师的专业水平。
1、大力开展集中学习
地理组的集中学习分为两部分,一是每年8月初的.校本培训,二是每学期周二下午两节的教研活动。
教研组利用每年的校本培训时间,集体学习《新课程标准》,探讨各种教学模式,针对当前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促使教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教研组每周二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以两种形式进行。其一是由一名老师主讲,内容可以是剖析教材,疑难习题,也可以是教学手段方式的新变化等,教研组的教师共同面对主讲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并解决;其二,组内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组内成员全部参与听课,听课后集体讲评,讨论本节课所适用的最佳教学模式。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组共同研究、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模式,并使之成熟化,得到市教研室的肯定,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2、加强个人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不少教师也加强了个人修养、能力的提高。地理组先后有5人参加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毕业证。另外每年都有教师参加省内组织的教改培训及各类研讨会。同时阅读大量教学文献,观看教学录像。通过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等途径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把握课改内涵,提高业务能力。
3、统一组织外出学习
教研组还采取“走出去”的学习方式,每学期组织教师赴省内外各校听课、考察。几年来先后组织教师到黄冈、衡水、郑州、信阳等地名校观摩学习,通过聆听全国著名专家的讲座,观看优秀课例,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领会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教研组还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在学习结束后完成一份学习情况介绍或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在教研活动时进行汇报。
三、锐意进取,成绩卓着
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地理教研组近几年来取得不错的成绩。
1、提升了教学成绩,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素质
(1)20xx、20xx、20xx连续三年在市教委组织的三次模拟考试中,地理单科成绩均名列第一,20xx年均名列第三。20xx年至20xx年文科综合成绩列全校总成绩排名第一。20xx、20xx、20xx、20xx年先后有8名学生文科综合高考成绩进入全市前十名。
(2)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
地理教研组李晓丽老师、赵凯老师曾担任《点拨与训练》主编,祝泽宇老师主编《志鸿优化设计》,全组成员每年编写校本教材,个人发表论文百余篇。
(3)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师
地理组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班主任2人,教坛新秀2人。组内成员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1人次,省优质课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1人次,市优质课一等奖9人次,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次,校内一等奖若干。
(4)实施了课题研究
许昌高中地理教研组成许昌学院地理系联合进行课题研究,省社科联课题项目1个,市级科研项目1个。
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虽然我们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兄弟单位相比,仍存在有许多不足,为此,我们还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一是进一步提升地理教研组的整体实力;二是进一步优化校本教研,推进新课程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深化学风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大校本课题的研究力度。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带着饱满的热情,树立创新管理,求实进取,不断探究学习的精神,许昌高中地理教研组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