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1文中的父亲说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这涉及到有关爱因斯坦的所取得的科学成就的知识,这一点教师必须要讲,只有讲了,学生才能明白父亲的话的由来。教师可以打出幻灯,如:
●1905年3月到9月,26岁的爱因斯坦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爱因斯坦即在“光、电、热”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有人评说,即使他就此放弃物理学研究,即使他只完成了“光、电、热”三方面成就的任何一方面,爱因斯坦都会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笔。因为他拨散了笼罩在“物理学晴空上的乌云”,迎来了物理学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纪元。
●1915年到1917年,爱因斯坦又在三个不同领域中分别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1915年最后建成了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的广义相对论以外,1916年在辐射量子方面提出引力波理论,1917年又开创了现代宇宙学。
●上世纪末,西方国家评选20世纪的“千年思想家”,汇集全球一个月投票结果,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居第二。
●上世纪末,加拿大《环球邮报》邀请全球评选千年百位名人,结果是,爱因斯坦列第一。
而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不伟大,正是因为年幼的她不知道爱因斯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她只是以她的眼光来看爱因斯课,说他是一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那么,读这篇课文,接触这个故事,爱因斯坦又会给读者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不会整理:“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的“蓬乱”一词,可看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工作室很大,到处摆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衣服的不合身,穿着卧室里穿的拖鞋走到街上来,说明他的不讲究穿着。——当然,从以上字句里,也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工作狂。因此,从表面的“不会整理”,也可以感受到爱因斯坦的“不拘小节”。教学到尾声,可以再次回到这些话上来,再引导学生思考到“不拘小节”。事实上,“不会整理”是一个缺点,但是,人不是神,人总是有缺点的。名人也有很多缺点,缺点不可怕,关键是你有足够的优点,当你有了足够的优点,缺点也可爱。因为人们是在你的优点下看缺点的。你的优点不够亮,那么人们可能是在你的缺点下看你的优点,优点也就不“优”了。
勤于思考:“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他仍是衣杉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一边……一边”“一面……一面”最能体现无时不处于思考中的爱因斯坦。前文讲到的爱因斯坦向小女孩道歉,极有可能的情况是,爱因斯坦真的以为是自己撞上了小女孩,因为他边走路边思考,分不清是小女孩撞了他,还是他撞了小女孩。
谦和平易:明明是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子撞上了”迎面而来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却先于小姑娘说:“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爱因斯坦说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从他对小女孩的一声极其自然的.“对不起”中,我们多少能够感受到他对这句话的践行。打断小女孩的话,谦虚地说“哦,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 当小女孩说“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时,他说:“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只好”“再教教我”都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谦和平易。整个事件中,爱因斯坦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大科学家,和小女孩是完全平等的,这也正印证了他说的:“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
真诚守信:一个大科学家,答应了要照着小女孩的样子来打扮,就在路边等着放学回家的小女孩,并且,一向衣衫不整的他,花了不少时间按着小女孩的要求穿戴得整整齐齐。这里,我们不妨来读一读爱因斯坦的话:一个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的确是幸运。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的人,而他,居然为了一个女孩,付出那么多的时间来打扮,这里面也包含着他的童心,包含着他对孩子的爱。
必须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爱因斯坦的礼貌、谦虚、风趣、守信不是面对成人,而是面对一个小女孩;二是爱因斯坦当时已经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在这个层面上讨论课后的问题“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似乎显得有点多余。
文中的小姑娘是配角,教学时不需要花太读的力气,可以花少一些的时间让学生感受一下小女孩的形象。
独立见解:当爸爸说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时,她并没有盲从,而是“纳闷”,是怀疑。并且能够将这种怀疑当面对人说出来,正是小姑娘的这种[品质,使得“爱因斯坦深陷的眼窝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
天真坦诚:面对爱因斯坦本人,她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肯帮助人:当爱因斯坦请她教他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一个地方值得一提,又一个地方值得一练。值得一提的是,一篇不过千把字的文章,能够给人留下这么一个丰富的爱因斯坦的人物形象,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注意人物的细节:一个动作——如耸肩,一个眼神——如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一个话语——如“对不起”“小教授”……都能使人物更丰富更丰满。值得一练的地方是关于爱因斯坦的外貌描写: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灰白蓬乱头发。”
这句话紧紧抓住了爱因斯坦的外貌特征,三言两语,将爱因斯坦的外貌勾勒出来。这个时候,只要出示一下爱因斯坦的漫画头像,学生马上能够清晰、强烈地感受到作者语言的简练和准确。告诉学生,用漫画的简练来抓住人物特征,进行速写,是写好人物外貌的有效手法之一。接着,可以出示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如姚明、刘翔、周杰伦的漫画头像,让学生进行语言描述,当堂练笔。
一定要让学生去读爱因斯坦的传记。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属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更是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这些经历充 ……此处隐藏16914个字……都应始终保持坦诚、平等的心态,尊重学生的思考并保护和鼓励其发表不同的意见的权利。警惕教育霸权的产生。
另外,此片段中,教师的循循善诱和一系列的表扬、鼓励、肯定,使得整个课堂气氛轻松和谐,给学生心灵放飞的空间。师生都敞开心扉、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自己的观点,凭着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悟,积淀了“对话”的内容,使得课堂上听到了更真实的声音,他们敢说“流浪汉、笑掉大牙”这样的话,敢于跟爱因斯坦比,从而学生独特的智慧火花在课堂上闪现。在各种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整个课堂上激情荡漾,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此教学片断,教师和学生不再把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而是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致力于提高自我发展和主动发展的能力及内在动力,从中获得道理和理性的升华。此教学片断体现的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互尊互爱的新型伦理原则,主张新的教学理念,放飞学生的心灵,让语文教学充满了灵性!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10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研、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4、通过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物特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物不同特点;
2、体会不同人物,不同角度对人、事的不同看法。
教学准备:
1、课前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充分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2、请学生说说,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人什么样的人?(伟大),还有不同意见吗?(平凡、普通)
板书(伟大?爱因斯坦普通?)
那么,到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二)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伟大或者普通,还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学生自学课文,准备交流。
(三)我们先来讨论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同学,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1、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请学生说说你是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伟大?(当今世界上,最伟大,他是爱因斯坦!兴奋)请学生练习朗读,体会父亲对爱因斯坦的崇拜和说话时的兴奋。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你知道爱因斯坦取得了哪些成就?
2、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请学生说说你从中看到了爱因斯坦具有怎样的品格?(文明)
再请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明明是小姑娘撞了他,他还要向她说对不起?为什么说“是我不小心”?他是怎能走路的?他平时也是这么走路的吗?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他这样走路,以前可能被谁撞到过?或者他撞到过什么?这样相撞以后,他都会怎样说?
那么,你从这样一边走路一边在思考着什么,还看出了什么?(如果学生没想出来,那么追问:他到底在思考着什么呢?(思考科学问题),他走路时还在思考,那么平时呢?吃饭时在……喝茶时在……躺在床上时……乘在车上时……)怪不得爱因斯坦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再加上……。
对呀,同学们,爱因斯坦很伟大,但我们从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中体会到了这么多内容,我们也很伟大啊。
3、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从这样一句话中体会出爱因斯坦的伟大的?
(想一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学生体会“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做个鬼脸”是怎么样的一幅情景?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放射出温柔的目光。说说他听到了哪一句话?小姑娘说你并不伟大,他有没有生气(没有)。他不仅没有生气,还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你体会到什么?
4、“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请学生说说你从中看出了什么?除了虚心,你还感觉到什么呢?(爱因斯坦实际认为父亲的话对不对?爱因斯坦有没有直接表示反对,这样说话给人感觉怎样?)
(四)刚才,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爱因斯坦很伟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可有同学心里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说,因为他们认为爱因斯坦也很平凡,很普通啊。好,接下来的时间让给我们这部分同学来发现意见。当然,刚才发言的同学也可以发言,因为你们可能也发现了爱因斯坦普通平凡的地方。
请同学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爱因斯坦很平凡、普通的。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交流
1、“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请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爱因斯坦?联系第二段说说,小女孩为什么说爱因斯坦像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他哪些地方很特别?
2、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小女孩为什么认为爱因斯坦不像最伟大的人?“衣服也穿不整齐”能换一个词语来表达呢?小女孩觉得,最伟大的人身上能用“衣衫不整”这个词语吗?应该用哪些词语呢?
3、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
请学生说说此时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童心、幽默)
抓住“但愿你能教会”展开教学。想一想,“但愿你能教我”是什么意思?爱因斯坦后来还请他教过吗?你从哪儿知道的'。比较一下,两句话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哪一句表示请求的语气更强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现在小女孩被称为“小教授”了,是什么人的小教授?而此时的爱因斯坦又从大科学家变成什么人了呢?此时爱因斯坦不仅不是最伟大的人了,大人也不像了,是一个大小孩了。
(五)讨论,到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大家都各执己解。请学生说说,爱因斯坦在生活中为什么会如此衣衫不整、卧室里一塌糊涂?(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我们从他在生活上的平凡见到了在科学上的伟大。?(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
同学们,我们身边没有最伟大的人,连能称为伟大的人也很少见到。我们都见到的是普通、平凡的人。有平凡的母亲、平凡的老师、平凡的工人……但是,他们这些普通人身上有伟大之处吗?
请大家以《伟大与平凡》为题,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理解。可以结合爱因斯坦谈谈,也可以结合身边的人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