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第一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发言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发言稿可以提高发言人的自信心,有助发言人更好地展现自己。写发言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第一学期家长会发言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第一学期家长会发言稿1各位家长:
大家好!在此,十分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这次活动。我姓__,是中班的主任老师,已经从事幼教工作三年了。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和保教__老师很荣幸能成为我们中班的老师,在那里,期望以后各位家长对我们班级工作能大力的支持,我们也会拿出更多的爱心与职责心,发挥出我们的专业水平,将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带好、教好,玩好!你们的到来既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有句话说的好:“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中班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们经过小班学习时期,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经过暑期的相处,对有的幼儿已经有了务必的了解。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会让我更加充分的了解了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相信从中能够看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并与孩子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我想,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为了我们这群可爱的孩子。本学期,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注重提升教育的文化内涵,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期望您支持与配合我们的工作。
这天主要想跟大家交流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
中班后孩子们的学习将有所增加。所以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基本上就是要从中班开始逐渐养成,这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新起点,所以还期望家长多和我们配合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经过小班的学习与生活,孩子们已经受到了务必的教育,他们与小班幼儿相比,尤其显著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孩子好动缺少学习方面的兴趣,个性爱玩游戏。有的孩子语言表达潜力也很出色,能把看到的事情说的很完整。有的孩子理解潜力很好,在学习方面老师教的资料能很快理解。有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理解潜力可能稍微差一点,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对孩子更加耐心的教导。
这时候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多给他们鼓励,培养他们的信心,激励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促进孩子们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总之,一句话:有成长就有成功,有快乐就有幸福。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具体的讲一讲:
一、班级幼儿现状及分析
(1)此刻刚开学,我想放了一个暑假,有的孩子可能还不能很快的适应过来。相信开学一个星期后,孩子们会明显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本学期又新增添几名新生,刚开学时这些孩子的情绪可能会不怎样稳定,经过一些时间的适应,会看到孩子们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还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孩子们会慢慢的有些成长的表现。当然这与家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本学期是中班的第一学期,我们准备以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常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我们工作的主要目标。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持续浓厚兴趣。中班的课程主要开展了英语、语言、数学、音乐、社会、健康、科学以及儿歌识字。
(3)教育工作的配合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实在很多。比如:发的新书要写上幼儿名字,有时需要带物品、帮忙孩子完成调查表或者帮忙孩子辅助作业等等,这些都需要您的配合,因为您的积极配合是我们活动开展的关键,也是孩子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那里个性讲一下家长对孩子作业辅助这一块,老师在幼儿园里教幼儿知识,期望家长回家及时进行辅导进行巩固。那样更能增强幼儿对学习资料的吸收。期望家长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支持并配合我们的工作。
二、生活方面:
进餐:此刻有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独立进餐,不需要老师喂;但有的仍然需要老师喂,期望在这学期能有所进步。能学会独立进餐。但也有部分孩子虽然是自己进餐,但是进餐习惯不好,有的孩子拿勺的方法不正确,个性是新来的孩子,有的孩子边吃饭边讲话等。因为孩子是很情绪化的,有的时候情绪好或是喜欢吃这天的菜,那么有可能就完全不需要老师的提醒,就能够自己独立进餐;但如果孩子挑食,这天的菜他不是很喜欢,那么就需要老师的帮忙了。有的孩子会讲条件:比如说:“老师帮我少添点;老师我吃不完或只吃一半。”这样的状况。如果迁就她的话,那么怎样保证她的饭量呢强迫她吃的话,又如何照顾她的情绪呢我们的方法是:鼓励为主,所以有很多孩子都能在老师的鼓励下高高兴兴地把饭吃完。那我为什么在那里要个性提出这件事,是因为我们老师每一天都期望能保证孩子能摄取到充足均衡的营养,那么我期望在家里家长也能够坚持,不迁就孩子、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养成不挑食、自己进餐的好习惯。很多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身体能够长好,在幼儿园能多吃一点、吃好一点,我们是这样在做,那么如果在家里也这样坚持的话,我相信孩子的身体是绝对能够长好的。
三、培养孩子生活自理潜力方面的问题。
逐渐开始转凉了,孩子们的衣服也开始穿的多了起来。但是,我经常会发现,午睡起床时不是这个孩子不会穿衣服就是那个孩子鞋子穿反了。我觉得教育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帮忙他们成为有职责感、爱劳动的人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能够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收拾玩具、整理自己的房间‘让他们先做简单的事,这样孩子才有信心去完成。参加劳动,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锻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和会有成功和失败。学习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提高职责感。如果孩子没有完成分配给他的家务活,比如饭前的准备工作,你能够对他说:“要是你收拾好了桌子我们就能够开饭了。”慢慢的孩子就会意识到其行为所产生的好坏不同的效果。这样就懂得了自己在家中的作用和职责了。不要用零食、玩具、金钱作为对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或其他成绩的奖励。就好比幼儿在园用餐前,教师都会要求:小嘴巴不讲话,小手放背后。在孩子们有安静的状况下在进行用餐。如果幼儿很吵闹的状况下依然进餐。那样的氛围会影响幼儿的用餐质量。
四、下面讲一下此刻孩子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孩子不会珍惜时间
孩子不会珍惜时间,这和家长对孩子的娇惯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每一天早上要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遍又一遍的叫,反正爸爸妈妈会帮忙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觉得上学迟到没什么,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助长了孩子依靠父母的习惯。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对孩子做事少闻少问,正确的行为不鼓励强化,错误的行为没有坚决制止,时间长了,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好习惯没有养成,却构成了许多坏习惯。在家要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的好的、科学的作息习惯,树立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孩子做事专一,抓紧时间的习惯。让孩子早睡早起,有充分的睡眠。
(2)有些孩子爱发脾气。
……此处隐藏2339个字……的各种感官参与,强调孩子在现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过程,从中满足了孩子好奇心,孩子们在愉快的探索活动中快乐地收获,经验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运用。
我们还对幼儿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时刻提醒幼儿意外就在身边,透过“以点带面”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学会了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明白简单的身体保护方法,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个性是转来的个别插班生,个性需要老师费心。
卫生保健方面,我们本着让孩子吃好、睡好、学好、锻炼好的原则,积极做好各类消毒工作,做好甲流预防工作,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孩子的抵抗力增强了,班级出勤名列第一。
二、本学期的各项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教育资料还是学前班教材《幼儿用书》资料。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学期的拼音教学资料。这学期拼音学习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再加一些简单的识字教学。重点练习音节的拼读和书写。要指导孩子开始拼音阅读幼儿文学书籍,每月计划我们将根据幼儿园的统一安排,按部就班的完成,具体活动请大家关注一日活动资料栏目。
三、关于幼小衔接的有关问题。
大班下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在这个学期,需要我们和孩子一齐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在休息的时候家长能够多带孩子到附近小学去参观,介绍相关的小学生活,让孩子产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幼儿园的生活是游戏型的,而上小学以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育,课间休息时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因此,学习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培养准小学生的自我服务潜力。学龄前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在小学里,许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记作业,鞋带开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伞,自己背书包,按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这些事情小学老师是很少过问的,也不会去教孩子,都需要孩子在入学前就具有务必的自我服务的潜力。加强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潜力。家长要教给孩子有关校园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整理书包。要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上学后每堂课有40分钟时间,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讲,此刻需要家长多培养孩子安静专注的做某一件事情。培养孩子生活规律化。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时间就应做什么事,并务必要做好;什么时间不能做什么事,就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学会与小朋友分享。
我们都明白孩子的进步成长不单单只是老师或者你们家长来教育培养的,他是要靠我们共同努力配合来实现的。此刻我把你们家长需要配合我们老师做的一些工作简单说明一下,期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得到你们的`积极配合和理解。
1、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规定孩子应在9:00——9:30之间睡觉;早上,家长要按时把孩子叫醒。起床后应要求孩子迅速穿好衣服,洗脸、刷牙、梳头等等,要求在务必时间内完成,培养孩子做事不拖拉、不磨蹭的好习惯。还要教育孩子持续仪表整洁,爱护玩具用品,学会整理书包,等入小学后就容易养成这种爱护书籍、文具,持续作业清洁的好习惯了,那时候当你们在带孩子时就会觉得很简单了。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要经常有意识地同孩子交谈,多给孩子讲讲故事,陪孩子一齐画画、听音乐、看图书、多带孩子到外面去散步、参观、游览,重点要指导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姓名,明白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等等,(这些是大班每个孩子都要求做到的),从中就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以及注意听、仔细看、认真思考、积极发问、做事认真、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其实我们平时一向都在努力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如值日生、小班长、小组长等。等孩子上小学以后,就要独立记住许多东西,个性是这天的任务是什么明天是否有一些老师交代的东西要带的呢等等要想让孩子记住老师交待的一些事,就得提前训练他们,其实在幼儿园我们就已经在无形中训练培养他们了,比如回家让孩子画张画,讲讲这天所教的的故事资料,或者交代孩子回去跟爸爸妈妈说明这天老师交代的一些事情,要带的东西等等,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要包办代替,但是能够适当提醒,让他记住老师交待的任务是自已的事,就应自已完成,常常忘记老师要求做的事情,这一点,如果一向带到小学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此刻在幼儿园可能只是忘记了老师说的要带来的什么东西,到小学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多了,那么孩子就常常会因为贪玩不做作业。因此,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这样他在听老师讲话和做事方面就会认真多。
4、此刻幼儿已经是处于大班下学期了,班级的学习资料很多、而且活动也个性的多,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状况,请你让孩子坚持每一天空上幼儿园,不迟到也不早退,如有特殊状况不能来园,请您及时的和班级、老师请假,我们好清楚你的孩子是什么原因没有来园。
5、使孩子顺利地从幼儿园的小朋友转变为小学生
幼儿园和家长务必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培养。为此,幼儿园务必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与小学的沟通联系工作。在本学期中,还将组织幼儿开展三八爱妈妈活动,清明节参观烈士凭吊活动,春游活动,走进消防队,参加小学,熟悉小学环境,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状况,并因势利导组织幼儿讨论,开展“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模拟做一名小学生,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和兴趣。
2)逐渐改变幼儿生活学习作息时间。小学生每节课需上40—45分钟,要求有意注意的时间较长。根据这点,在大班第二学期幼儿每次学习活动的时间增长到30—35分钟,并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3)帮忙幼儿掌握初浅的听、说、读、写潜力。在大班的一日学习生活中,我们作为教师个性注意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潜力,为幼儿适应小学学习作准备。
四、需要家长配合的若干事宜。
1、早晨入园、下午离园务必要按时,为让幼儿能参加晨间活动和不耽误正常的教学活动,期望各位家长按时来园。尽量让孩子在8:50前到园。如有特殊状况老师发信息。
2、注意收费时间
3、对孩子有合理的要求,班上有一些年龄偏小幼儿
4、如果你的电话号码有变动也请及时告诉我们,以免有急事时联系不上。
5、幼小衔接
我们老师应对的是全班孩子,很多东西我们都只能给予引导,所以家长们的辅导是很重要的,如:孩子的书写、阅读、计算这些家长完全能够给予督促的。幼小衔接的途径是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而非超前学习。超前学习的确会影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兴趣。小学一年级新生暴露出的问题,其实多数是学习习惯问题,这并不是超前学习就能解决的。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仅剩这短短的几个月。孩子能否顺利地进入小学,这几个月起着关键的作用。期望各位家长,在这几个月内不要放松对孩子的督促。做好幼小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