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一、情境导入
农夫看到禾苗好像一点也没长高,他心里很着急,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你觉得农夫都想出了什么办法呢?(施肥,浇水)但是,农夫都觉得这太慢了,他想啊想,终于有一天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看看农夫想出的这个办法怎么样。
二、学习新课
第二段
1、生自读课文(汇报:不好,因为……)
师:看来,农夫想出这个办法真不怎么样,但是他却为了这个办法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累的自己腰酸背痛,大汗淋漓,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文中有一个词语也体现了这个意思,是什么?(筋疲力尽)你有过筋疲力尽的时候吗?(造句)农夫累的这样,可被他帮助的小禾苗会说什么?(想象)
2、小禾苗心里很着急,但农夫却全然不知,他是怎么样的心情呢?(默读课文,划一划)从哪体会到的?
(板书:高兴。从“终于”“急忙”能体会到农夫急切、兴奋的心情)你能读一读这句话吗?(幻灯出示: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指名读,齐读)
3、师接读: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处拔。
对比:把禾苗一棵棵往高处拔。你觉得那个好?为什么?(因为“一棵一棵”能体会出农夫拔苗时小心谨慎,费力气)
师:农夫这样的劳动真的很辛苦,所以他才累得筋疲力尽,尽管这样,他还是毫无怨言,心里充满了期待,自己读一读(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第三段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我仿佛看到农夫在炎炎烈日下美滋滋的拔着禾苗,你觉得农夫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后心里会想些什么?(禾苗越长越高,快点把这件开心的事告诉其他人)请同学读一读第三段,(并想想为什么这么读)。
评价:你为什么这么读?(自己说)你觉得还可以怎么读?你来读一读?哪你就迫不及待的读读,高兴地读读。(自读,指名读)*穿插评
第四段
现在农夫的眼前一定是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笑弯了腰,而别人家的.禾苗才刚抽穗,可结果是怎样呢?(齐读第四段)
禾苗枯死了,农夫一定很失望。(板书:失望)
三、明理
1、儿子看见禾苗都枯死了,你觉得他会对农夫说什么呢?农夫的可怜就在于他不懂得这个道理,结果是一切的辛劳化成了泡影,空欢喜了一场。真是“急于求成”,反而“事得其反”。板书:急于求成
我相信农夫明年一定不会再这样种庄稼了。
2、仅仅这个农夫会犯这样的错误吗?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师生共同说说身边的事。(自己嫌金鱼长的慢喂致死,妈妈减肥减出毛病……都是在揠苗助长)。
四、认识“寓言”
简单说,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通过浅显易懂荒唐可笑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阅读寓言故事的时候多想象背后蕴含的道理。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寓言特点。
小朋友,大家以前都听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什么是寓言?(出示)
板书课题:27 《揠苗助长》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标出寓言有几个自然段?每几个自然段句话。用“△”勾出的生字。用“-”勾出生字组成的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问同桌同学。
(2)、用“~~”画出写的好的句子。
(3)、在不懂的地方加上“?”。
(4)、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合作学习。
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说一说有几个自然段,第1、第3自然段有几句话?
(2)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等。如有不准确,老师给予纠正。
(3)认字。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4)交流记字方法。
(出示)区分“截、裁”。
(5)质疑:你还不明白那个词的意思?揠、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学生解释,教师相机补充。
大家弄明白了字词的意思,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三、理解课文,感悟寓意。
1、同桌读课文,互评互纠正。读后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同桌互读、接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看读)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提示)
4、学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学生选词说话: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白费、自言自语……
四、感悟,换位发表看法
五、写字指导。
1、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焦”上的“隹()”字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
“望”字上面的“ ”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2、教师指导、范写。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
“望”字上面的“ ”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阅读。
1、把这个寓言讲给爸爸妈妈听。
2、中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寓言,让我们动手去找一找、读一读吧!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3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3、能在读中悟出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流程预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坐井观天》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像这样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我们就称它 ……此处隐藏26237个字……p>
(1)、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农夫的心情怎么样?
(2)、是呀,虽然累,但他很高兴呢!瞧(出示农夫开心的咧着嘴大笑的图片)此时,他在想什么?(指名回答)
(3)、好消息一定得早点告诉家人,开心的农夫,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儿子,谁当一当农夫,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指名读)
(4)、为什么是一边喘气一边说呢?猜一猜,他是怎么回到家里的?
(跑回家,体会农夫的迫不及待)
(5)、对呀,这心情可真是够急切的(板书:急切)。
(6)、急切的农夫们,快来把这个好消息也告诉老师吧!(齐读)
【设计意图:谈话让学生身入到情景中去,想像自己就是农夫,农夫那种迫切、急切的心情自然也就体会到了。】
4、学习第四段,明白寓意
(1)、力气真的没有白费吗?同学们,拿起书本来。(齐读第四段)
(2)、面对满地枯死的禾苗,面对自己曾经给予厚望的禾苗,农夫忍不住抱头痛哭,此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指名说)
(3)、是啊,做什么事都不能着急,不能违背事物的生长规律。
这个一直在急,急得团团转,急于求成的农夫,最终却落得个徒劳无功的下场。这让我想起了咱们以前学过的成语,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4)、瞧,短短的一个小故事,却藏着深刻的大道理,像这样的故事就叫做寓言。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想对农夫说什么,从而引出寓意,并结合上册学到的成语,进行一个巩固与升华。】
三、巩固练习
多好呀,这个寓言故事已经讲了几千年了,还要继续讲下去吗?那该怎么讲呢?谁愿意来给我们讲一讲?(指名上台讲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本节课的体会,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四、全课总结
希望同学们不仅会讲,也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凡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欲速则不达,生活中可不要太着急呀!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焦、望、费、算”;
2、回家之后,将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教材分析】
《拔苗助长》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主要是讲一个种田人为了让禾苗长得快一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全枯死了的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教学理念】
叶澜教授指出:“只有关注学生的潜在性,才会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在这里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说、去演、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拓展。在轻松、愉悦的朗读、说话、表演中,挖掘他们的潜能,挖掘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类似“拔苗助长”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能抓住重点词来朗读并从中初步理解寓意。
3、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预习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出示题目:揠苗助长)
2、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二、自读课文,试讲故事:
过渡: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那课文肯定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文中给我们带来了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等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大伙听,让老师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1、学生自读课文,读好的同学可以先试着自己讲一讲。
2、指明学生讲故事,师生互评。(对发言的同学及时鼓励和表扬)
三、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第一自然段:
1、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
2、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
3、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第二自然段:
过渡: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让我们一起去田里看看他拔苗的情景吧!
1、出示插图: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把这幅图描述给大伙儿听听吗?
2、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介绍的,谁来给大家读读第二段?(指名读)
3、读着读着,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让学生畅所欲言)
4、理解“终于”、 “一直”、“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如“筋疲力尽”是什么样子的,谁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5、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个别读)
6、学生相互评价朗读情况。之后,全班齐读。
第三自然段:
过渡:农夫拔啊拔,总算把田里的禾苗拔好了,而且看上去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此时他的`心情又如何呢?是呀,他兴高采烈地跑回家要告诉他的老婆和儿子了。
1、农夫会对他家人说些什么呢?(指名学生演读农夫的话)
2、想想农夫说这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指导学生读出又疲惫又高兴的感觉。(自由读——师生配
合读——齐读)
第四自然段:
1、禾苗是长高了一大截,但是,小朋友们,你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吗?
2、出示禾苗枯死的画面。
四、演演说说,其乐无穷:
导语:是啊,禾苗枯死了。这一棵棵伤心的禾苗一定会有好多话要对农夫说吧?农夫看着满地枯死的禾苗,也会有很多感叹吧?
1、一个学生演农夫,其余学生演禾苗,老师当旁白,边演边说。
2、师生互评:你觉得刚才谁演的或说的比较好,好在哪儿?
五、小结寓意,尽收脑海:
导语:学了这则寓言,你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1、学生自由畅谈,师给以鼓励。
2、教师小结: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只会让我们误了大事。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启发学生思考: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些“揠苗助长”的现象?
今后应该怎么做?(结合实际生活,引发学生讨论,教师及时点拨,加深对寓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