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吗?(想)请看,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兔子)(生:兔子)
师:对了!它们是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生:萝卜)
师:是的。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准备了可多的萝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里有几种萝卜?(生:3种,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板书)
师:仔细数数它们分别有几根?
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根,红萝卜有12根。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生:看到了)真好!(指着课件的数)根据萝卜的数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胡萝卜比红萝卜少10根……
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把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或。你真不错,都会用倍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胡萝卜有几根?(生:2根贴)
师:白萝卜有几根?(生:6根贴)
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的,那么6根白萝卜里几个这样的一份吗?(生:3个这样的`一份)
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3个)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像这样白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板书白萝卜3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谁能试着说说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请3个同学说)
师:他们说得都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把!把胡萝卜的2根看成一份,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你们都会说了吗?(会)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为什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说好的同学就坐端正告诉老师你们说好了。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因为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2、研究胡萝卜和红萝卜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胡萝卜和白萝卜之间有倍数关系,那么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是不是也有倍数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胡萝卜和白萝卜的图)
师:这里胡萝卜有几根?红萝卜又有几根呢?
生: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12根
师:我们再把2根胡萝卜看做一份,这12根红萝卜里又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呢?(生:6个这样的一份)
师:谁能到黑板上来移一移红萝卜,让大家看清楚(请学生,请同学们认真看他移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们同意他的移法吗?很好!我们也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6个)
师:红萝卜有6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有6个2根。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个2根,那么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呢?(生:6倍)
师:为什么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呢?(如果答的不一样,那就问我们应该以几个为一份,才能一眼就看出红萝卜的根数是白萝卜的几倍呢?)
生1:因为把胡萝卜的2根看成一份,红萝卜有6个2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6倍.
师:你们想得跟他一样吗?(生:一样)那谁想来再说说看。(生2:……)
3、研究白萝卜和红萝卜
师: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也有倍数关系呢!仔细观察图中的萝卜,你还能发现谁和谁之间也有倍数关系?
生:白萝卜和红萝卜之间也有倍数关系。
师:那谁是谁的几倍?
生: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多问几个同学)
师:你们都同意吗?(同意)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把白萝卜的6根看成一份,红萝卜有2个6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白萝卜的2倍。
师:我们也来圈一圈。把6根白萝卜圈起来看作一份,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2个6根。我们就说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课件出示)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们,现在兔妈妈又找来了一根胡萝卜,看这幅图,现在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呢?(生:2倍。多人说)你们都认为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说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生:把3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这样2份,也就是2个3根。所以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孩子们,他是把几根胡萝卜看成一份,(3根)那白萝卜这样的几份呢?(2份)也就是2个3根。所以我们说(生来说: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孩子们,请认真观察,上下两幅图的萝卜,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它们都有6根白萝卜,都是把胡萝卜都看成一份。上幅图中有3根胡萝卜,白萝卜分成了2份,下幅图中有2根胡萝卜,分成了3份。)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咦!它们都是胡萝卜和6根白萝卜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倍,一个是3倍呢?
生:因为上幅图中胡萝卜有3根,而下幅图中胡萝卜有2根。胡萝卜的根数不同。
师:谁听懂了!
生:说
师:你们都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上幅图中是以3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2个3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而下幅图中是以2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他们的胡萝卜的根数不同,也就是一份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倍数就不同。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2王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主要是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倍 ……此处隐藏19446个字……1、师生探讨。
导入:同学们,我们实验小学的校园非常漂亮,为了把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成校长决定在校园内再摆放一些像这样的花坛。看,花儿们开的多艳啊!谁能说说花坛里有几种颜色的花呢?
(1)出示情境图(电脑演示三个小朋友的对话,并分别闪动蓝花、黄花和红花)
(2)引导学生摆花片:摆2朵蓝花片
我们还知道黄花有6朵,怎样摆黄花呢?(学生讨论后试摆)
(3)指名上黑板摆黄花。
问:“他摆的是几朵花?他是怎样摆的?”
问:“比较一下蓝花和黄花,你发现了什么?”
“黄花比蓝花多4朵。”
“蓝花比黄花少4朵。”
“蓝花和黄花一共有8朵。”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这里通过出示情境图、摆花片、比较蓝花和黄花,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2、揭示课题。
问:“你是怎么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的呢?”
引导学生说: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3倍。
教师指出: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3、逐层认识。
追问: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可以怎样叙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同桌互相说说。
如果黄花再添2朵,现在是几个2朵(4个2朵),我们怎样叙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回答。
如果拿去2朵黄花,剩下几朵黄花,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
4、练习反馈。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边看图边说出两种书的倍数关系。
[通过以上的操作,使学生明白几个几份,就是几倍,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数学概念“倍”。由学生先探讨,然后再研究,最后教师再揭示,层层推进,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同时通过份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份数”与“倍数”的关系]
三、深入研究、巩固认识。
1、动手操作。
蓝花有2朵,红花有4个2朵,你能摆出来吗?
指名上去摆红花。
问:“他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要2朵2朵地摆?”
问:“怎样说出红花与蓝花的关系?”
指名回答,然后一起说。
2、练习深化。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白菜有xx棵,青菜有xx个xx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xx倍。
如果添1棵白菜,青菜的棵数又是白菜的几倍呢?
如果再添2棵白菜,白菜有xx棵,青菜有xx个xx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xx倍。
[上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几份”就是“几倍”的联系,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当标准量发生变化时,那他们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在情境的创设和动手操作中自主构建了数学知识,在探究中发现,在合作中明理,从而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更加理性。]
四、导练启思,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自读理解
(2)动手摆一摆,填一填
(3)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书上画一画,教师注意巡视检查
4、找倍数:如教室里灯管的根数是电扇的xx倍
国旗上小星星的颗数是大星星的xx倍
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xx倍
5、拓展练习:
看,孙老师带来的水果真多呀!(出示情境画面)
(2个桃3个苹果4个梨6个菠萝8个草莓12个西瓜)
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有关“倍”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练习形式多种多样,使学生对“倍”的理解更加透彻。发展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的叙述能力。]
五、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理解“倍”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前面的乘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几个几”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判断“几个几”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因此,我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在教学《倍的认识》前,我仔细翻阅了教材和教参,教参中明确要求,教学时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通过操作,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
教学时,我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充分感知“倍”的概念,在头脑里初步建立“倍”的影像。再通过“画一画”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巩固头脑里的影像。然后通过“算一算”让学生利用掌握的关于“倍”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最后通过“说一说”的练习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哪些有用到“倍”的地方,从而把数学课本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1、借助直观操作,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加深对“倍”的理解。
如我摆出2颗五角星,请你摆出这样的3份。学生很快便摆出了,提问“每份有几颗星星?有这样的几份?”板书:“有这样的3份,就是3个2,也可以说是2的3倍。”然后请学生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再请学生摆这样的3个4根,并用圆圈把它们一堆一堆地圈起来,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1份用了4根小棒,就是4的1倍,3个4根,我们圈了3份或3堆,表示有3个4,就是4的3倍,这样通过直观的小棒图来理解“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通过反复操作、表述,学生加深了对倍的理解。
2、设计小困难,加深印象。
在学习过程中,看似学生都学会了,其实里面不排除一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倍,为学生设计了几个小困难。如先出示3根小棒,下面接着出示一把小棒(无法用眼睛看出来),让学生迅速说出这把小棒的根数是3根小棒的几倍?学生一脸茫然,无从下手。而真正理解倍的含义的学生会很快找到方法,3根3根的摆出来,一共有这样的6份,就是3的6倍。紧接着提问“为什么3根一份?”请知道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恍然大悟。
3、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小棒图来理解“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但是将直观的五角星图、小棒图抽象到图形图,如:第一行画3个圆,第二行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5倍,请学生画出来,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倍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的。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重视图象与文字间的相互转化作用,通过互相的转化、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从摆图到看图再到摆脱直观,说出倍数关系的过程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