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方案4篇(精)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活动方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方案 篇1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情感比中小班幼儿来的更加敏感,知道自己的喜好,也拥有交朋友的经验,以及感情体验。除此之外,他们的观察能力比较强,想象能力也比较丰富,对于语句的表达也更加清楚。在班级中经常有些幼儿因为自身的原因,感受不到同伴之间的友爱,在长时间被拒绝的`经历中,失去了自信心,甚至还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引起别人的关注。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根据教学内容及幼儿兴趣爱好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中以
课件为辅助让幼儿做到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关爱朋友的喜悦之情。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并大胆表现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感受小蛇和它的朋友们的心情。
2、了解小蛇交朋友的方法,知道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于朋友的理解,友情的感知体会
物质准备:PPT、图画书
活动过程:
一、想找朋友的小蛇
2、有一条小蛇没有朋友,看它怎么了?(它遇到了什么事哭呢?)(录音)
原来小蛇没有朋友,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它?
3、小结:感谢你们为小蛇出了这么多主意,小蛇想先去和大家打个招呼吧,做一条有礼貌的蛇。
二、被拒绝的小蛇
1、小蛇看到了小蝌蚪,有礼貌的打招呼“你们好,小蝌蚪,我们一起玩吧。”小蝌蚪看见是小蛇,它们什么反应?(教师小结画面内容)
1.小蛇离开了蝌蚪又遇到了……,“你们好,青蛙,我们一起玩吧。”这一次小青蛙怎么了?(教师小结画面内容,小蛇,大家都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别找朋友了。你们说小蛇会同意吗?)
1.小蛇又被拒绝了,但它没放弃,一起来看看接着小蛇又去找谁了?(同时观察图片)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1.小蛇刚才去找谁了?(出示图片)一共打了几次招呼?我们从表情、动作上都看出来大家看见小蛇就吓坏了,没人和小蛇交朋友,看来只是有礼貌地打招呼还不行。猜猜被大家拒绝的小蛇心情怎么样?
5、是呀,小蛇心情很差,它在想为什么大家都害怕我呢?
小蛇决定做一条温柔、热情的蛇,你觉得怎么做才是温柔和热情呢?我们到书中去看看它是怎么做的?
三、找到朋友的小蛇
1.幼儿自主阅读图书
(关注幼儿阅读的习惯,倾听幼儿对画面的理解。)
2、你刚才看见小蛇想了什么办法交朋友?(幼儿说出后看相应画面)
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变化和小蛇的感受
模仿小蛇吐泡泡,要吹得大大的。
观察朋友和小蛇的表情对比:大家和小蛇一起玩开心吗?那么小蛇呢?
小蛇很疼,它为什么还要做滑梯?小蛇很晕,它停下了吗?它很累,为什么不休息呢?
3、大家会和小蛇做朋友吗?为什么?最后小蛇怎么了?如果你是小蛇的朋友,你会对小蛇说什么?
4、小结: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并且关心照顾你。
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主题:
探寻先辈之路,感悟幸福生活
二、活动目的:
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体验教育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利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队员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感受先烈的革命精神。让队员们不忘历史,学习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献身的精神,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三、活动议程:
1、奏国际歌。
2、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少先队员敬礼。
3、向革命烈士默哀。
4、少先队员代表发言,少先队员代表为革命烈士献诗。
5、请学校领导讲话。
6、举行“革命烈士歌颂会”活动
7、组织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
8、向烈士敬献小白花。
9、活动结束,集合返回。
四、活动准备:
1、发动队员通过社会调查,图书查询,了解学习一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2、引导队员动手搜集、阅读“革命烈士诗抄”,也可指导队员创作诗歌,赞颂在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风尚。
3、带领队员动手扎一朵小白花,把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凝聚在花上。
4、每个中队准备两个节目。
五、扫墓前准备工作:
1、学生统一校服,师生佩戴红领巾,领取中队旗,大队部准备大队旗、校旗,学校预定花圈。
2、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3、学生步行去陵园扫墓。
4、所有任课老师随学生一起参加活动。
六、活动时间安排:
活动定于4月4日(星期五)下午举行。
出发时间:12:30
集合地点:校园操场
活动方案 篇3
为强化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根据“习区20xx—20xx学年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决定举行20xx-20xx习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一、活动报名:
凡年龄三十五周岁以下,教龄一年以上未参加过区级达标活动的信息技术教师,或虽参加了上一轮次活动但未达标的教师,均应参加本轮次的达标活动;在上一轮次活动中已达标但未取得市级评优资格的教师和虽已取得市级评优资格但成绩不理想的教师可自愿参加本轮次活动。
二、达标内容:
(一)调研听课:本次达标活动将结合每年一次的信息技术下校调研听课活动,到报名教师所在学校听课调研。
(二)笔试。笔试为闭卷考试,内容均为学科教育教学知识,包括x教育局核心工作的学科具体化实施、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等。主要内容如下:
1、对本区教学核心工作(如:课标解读、课程纲要、目标设置、有效教学、作业建设、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等)的学科具体化实施方法、策略的考查。
2、对学科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特有思想方法及学科能力要求的考查。
3、对学科不同阶段的衔接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体系等)的.考查。
4、对学科知识框架的把握和理解,对课程标准、教材以及相关知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考查。
5、对教材中重难点知识、重难点实验、重难点问题的准确把握和理解的考查。
6、对学科评价方式(如:命题)的方向、思路的理解和把握的考查。
7、对学科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查。
8、教学设计的方法、原则和实际能力。教学设计部分占50分,以任教学段教材中的某一课、某一章节、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素材,考查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几项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符合课标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三维目标要自然融合;能围绕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并体现对教材和课标的准确理解,重点、难点、关键点把握准确,学科知识严谨科学,能联系生产、生活和学生实际并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规范的教学程序和合理的课堂结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序递进,过渡自然,时间安排合理,各环节教学策略设计合理(准备活动、信息呈现、学生参与、效果检测、反馈矫正),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调节教学思想;能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变、富有创新的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体现教学思路和主干内容,文通辞达、结构美观、字迹工整;作业设计应紧扣教学内容、难度层次递进,符合减负增效要求。
(三)教学基本功考核。学科教学基本功的考核内容包括说课(50分)、教学技能(50分)。分值为100分,根据考核成绩确定等次,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具体要求及考核办法因学科而异,由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安排实施。
(四)、结果评定及奖惩。笔试成绩不合格的教师,不再参加基本功考核。基本功考核成绩为合格以上的教师,确定为区级达标教师;根据基本功考核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由高到低确定区级优质课一、二等奖;获区级优质课一等奖者取得参加市级评优的资格。未达标的教师和已达标但未取得参加市级评优资格的教师,可申请参加下一轮次的达标活动。
三、具体安排
1、20xx年12月4日前,各单位上报课堂达标教师名单。
2、20xx年2月,调研听课3、20xx年3月中下旬,达标教师进行笔试。
4、20xx年4月至5月,组织达标教师基本功考核。
活动方案 篇4
一、实施背景
1、吴江区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以“做一个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人(三有三讲)”为主要内容,以“德育是影响”为理念,以“生活化德育、体验式德育”为途径,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学校倡导“德行合一,智趣共生”理念,鼓励全体师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科学观、人生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帮助他们形成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有感恩心是指学生能够在体会、了解、感受父母、他人、社会对自己的培养与付出的同时,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对父母、他人、社会表达自己的感谢与感激之情,让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做到心中有爱,帮助他们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
二、育人目标
1、结合学校“德行合一,智趣共生”的德育教育理念,将培养有感恩心这一德育教育主题深入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德行修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分年级段目标
低年级段:感恩家人,知道家人对自己的全力付出,从而懂得孝敬父母,对自己所享受的时时事事有感恩的.话语。
中年级段:感恩他人,知道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同伴给予自己的帮助关心,对所有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恩之心。
高年级段:感恩社会、自然、国家,亲近自然、走进家乡、社区体验生活,懂得知恩图报,同时也要明白施恩不图报。
三、基本思路
我们的德育案例将结合学校“德行合一,智趣共生”的校训,从学校文化建设、德育队伍建设、学生活动三个方面展开,通过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活动,从学生方方面面的实际行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恩心。
四、主要做法
(一)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包括学校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两个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以学校“德行合一,智趣共生”的校训为引领,将“三有三讲”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努力建设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校园环境,将学生塑造成一个知感恩、懂感恩、行感恩的人。
(二)德育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是进行德育案例研究的有力保障。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积极开展德育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德育的思路,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全面培养学生。
(三)学生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有感恩心这一德育案例的研究,我们将结合生活中的一些节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知道感恩、懂得感恩、用行动来感恩,践行“三有三讲”德育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