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活动方案

时间:2025-11-06 22:41:08
种植活动方案

种植活动方案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种植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种植活动方案1

一、活动主题

绿一方净土,多一份温暖。

浇一棵小树,放一颗童心。

松一片土地,飞一片梦想!

二、活动时间

x年3月12日——4月12日

三、活动场地

幼儿园大操场周围绿化带和小操场周围绿化带(具体划分见“植树节各班活动场地划分表”)

四、活动班级

幼儿园保教一部、保教二部各班级

五、活动准备

1、各班级教师知道各班绿化场地。

2、各班自备水桶、洒水壶、小铲、植树用工具若干。

六、活动具体安排

植树节当天活动流程:

第一项:“绿色小卫士”进场活动(依年级组次序: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

第二项:园领导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第三项:主持人给小朋友介绍种树的意义,讲解护绿爱树的.重要性。

第四项:幼儿一起唱响《小树之歌》、喊出植树节活动口号“你来我来大家来,植树造林、绿化幼儿园”。

活动阶段:(初期、中期、后期)

(一)活动初期:(3月12日——3月19日)

活动内容:“我给小树浇浇水,我给小树松松土,我给小树修枝叶”活动。

活动流程:以各班为单位,划分绿化场地,给幼儿园内的小树浇水、松土、修枝叶。

(二)活动中期:(3月22日——3月31日)

活动内容:“绿化环境、美化家园”,绿色植物种植活动。

活动流程:以各班级为单位,在各班种植园地,请幼儿撒播种子,进行“绿色种植活动”。

(三)活动后期:(4月1日——4月12日)

活动内容:“放一颗童心、飞一片梦想、我与小树一起成长”,心愿树祝福活动。

活动流程:各班幼儿将自己的梦想写在心形纸上,在种植园地祈祷祝愿后,悬挂在小树上,并与小树合影留念。

种植活动方案2

设计意图:

前几天,晨间活动时王敬文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小麦的种子,我把它放在沙池边上,不小心小麦的种子洒落到了沙池里。谁知道刚刚一场秋雨之后,沙池里长出了小麦,孩子们显得很兴奋,沙子里也能长出了小麦啦!我问孩子们还有哪些地方刚长出小麦呢?(土里)孩子们大声的告诉我,史润阳小朋友说:“我家的种子在锯屑里也能长出来呢。”于是我们决定把小麦种在土里、沙子里、锯屑里、小石子里,让他们比一比看谁先发芽,看谁长得高又壮。

目标:

1、通过种植、观察、测量、记录得出结论,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2、使幼儿学会比较:种在何种材料上的小麦长得高又壮。

3、体验照料小麦的经验。

准备:

1、纸盒或泡沫盒幼儿人数的一半,内分四个小格,小格内分别放入沙子、锯屑、石头、土,小麦,小工具若干。

2、长方形KT板,即时贴(供幼儿制作测量尺)。

活动一:

1、 请幼儿两两合作将沙子、锯屑、石头、土分别装入纸盒或泡沫盒内。

2、将小麦种在沙子、锯屑、石头、土中,并用该材料盖住种子。

3、给种子适当的浇水。

4、请幼儿猜测一下小麦在哪种材料上先发芽,并记录。材料 土 锯屑 石头 沙子 水

5、 鼓励幼儿每日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反思:

孩子们的兴趣很弄,每天早晨入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自然角按时给小麦浇水、记录。几天过去了,孩子们发现锯末和沙子最爱喝水,小石子的口好象一点也不渴,总是干干的。而锯末总是一次喝好多水,不爱干,能保持水分,锯末里的小麦好象盖上了一层小棉被,挺暖和的,所以它们发芽了。两天以后,沙子里和土里的小麦也渐渐地长出了小嫩芽,只有小石子里的麦子还是原封不动,孩子们知道了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最适合植物的生长。

后记:孩子们都以为小石子中的麦子再也不会发芽了,可是大约十天小石子的缝里隐隐约约的稀疏的长出了几个小苗苗。由此孩子对植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小麦渐渐地长出了新芽,但小麦在何种材料长得又高又壮呢?孩子们观察着、分析着。多数孩子认为在锯末里会长得又高又壮。因为小麦在锯末里先发芽的,结果会是这样吗?我们决定通过测量来进一步验证。

活动二:

1、幼儿两两合作,制作测量尺。

2、给小麦进行首次测量,并记录。

3、鼓励幼儿常常给小麦进行测量。

反思:

从孩子的观察中,我们了解到沙子、土里、锯末里的麦子长得差不多高,只有小石子里的小麦最矮。过了大约两周,小麦发生了变化,土里的小麦长得最高,而沙子里的小麦和锯末里的小麦却黄了、干了。最后,孩子们得出结论:只有种在土里的小麦长得又高又壮。

通过种植活动孩子们知道土里会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它既能保持水分,又不易水分蒸发,他们懂得了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珍惜土地,不能浪费土地资源。而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直接获得的经验是更有说服力的,也是孩子们容易接受的。

种植活动方案3

一、设计意图

为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环境“对话”,主动参与种植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增强每个幼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开展“田园乐”特色种植的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播种一些容易生长的种子和秧苗,从而令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瓜果蔬菜和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二、活动主题:

“田园乐”特色种植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东侧小树林

四、活动准备:

(1)园部准备好种植场地

(2)各班准备好种植的工具及种植的种子和菜苗

五、活动目标

1.认识、理解瓜果蔬菜与身体成长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参与菜园种植活动及爱护保卫菜园的'意识。

3.培养幼儿劳动技能,了解种植蔬菜瓜果和保护菜园的益处,在集体劳动中学习与人配合、协作,增强团队意识。

4.给予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

六、活动具体内容

1.向幼儿讲解活动意图,了解活动意义。

2.观察分辨菜苗与杂草的区别。

3.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各班划分包干区域。

4.师幼共同进行除草活动。

5.播种易生长的蔬果种子。

大班种植 ……此处隐藏8592个字……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探索习惯,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题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主动去了解蔬菜的种类,探索蔬菜的营养价值等。

2、能用交流、谈话、实验、绘画、制作等形式进行表征。

3、在活动中能与同伴互相合作,细致观察,并积极参加各种制作和实践活动。

4、在活动中了解小草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实施:

一、开辟活动基地――蔬菜种植园

1、开垦荒地

学校在路南校区有一块空地,原是杂草丛生,已闲置多年,经过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没过几天,近半亩大的荒地就开垦出来了。

2、平整土地

由于在开垦的过程中,土地中布满了碎石,所以刚开垦出来的土地还不能马上种植,于是,在种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了第一次实践活动――捡碎石。同学们来到种植园后,马上积极的行动起来,有的同学用手搬,有同学拿来了簸箕和铁桶,更有的同学甚至掘地三尺,翻出了泥土里面的大石块。刚开始,还有同学怕脏怕累,可看到伙伴们个个干的热火朝天,不一会儿也加入了大家的行列,卖力的干了起来。

后来大家又多次去种植园劳动,每一次都情绪高涨,积极肯干。不久,一块平整好的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等待我们去种植各种植物。用了一节多课的时间,基本上把土壤表面的石头捡干净了。

二、种植青菜、大蒜、菠菜、萝卜、土豆、蚕豆等绿色植物。

为了便于管理,学校将种植园由全校各个班级认领一块区域,全由学生自己打理,让他们充分体会到种植和收获的乐趣。

1、种植蔬菜

第一次种植是在九月中旬的一天下午综合时间活动课上,我们去种植园种大蒜和青菜。由于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种菜,好多同学都不知怎样种,七手八脚地乱弄一气,有些小组的同学把菜籽撒多了,只能用大蒜种子来充数,有些小组排列的很整齐,有些小组胡乱撒种,总之大家是各显神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播种任务总算是完成了。每个同学都动了手,有了初步的劳动体验。大家都觉得看起来很容易的事,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在接下来的综合实践课上,我们又种了萝卜、菠菜、香菜等。经过一段时间劳动实践,同学们渐渐掌握了一些劳动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现在我们已陆续种了大蒜、菠菜、青菜、萝卜、香菜等,蔬菜花色品种多样化了。

2、田间管理

如果说种植是短线活动,那么管理则是长线活动,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每班成立了“护绿小队”。“护绿小队”几乎每天都要到植物园去浇水,还要定期施肥、除草、捉虫、间苗等。每一次劳动都深深吸引着大家。大家每天都争先恐后地去植物园参加劳动。经过同学们的精心照料,种植园里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青菜嫩绿嫩绿的;大蒜抽出了嫩芽;萝卜秧已有五、六寸高了;菠菜也长出来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都笑了。

3、记录活动过程

光有观察还是不够的,为了能使同学们更加准确的掌握蔬菜的生长情况,我们给每班统一印刷了观察日记,其中包括同学们上网查找的有关所种植物的介绍、植物生长情况的记录、植物的花、植物的果实、植物的种子等,同学们把观察到的情况写成观察日记、体验日记,把自己劳动的过程、劳动的体会等都写成的文章,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三、进行资料整理、选题、再研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随时随地进行探索、研究,并且进行归类整理,以便选题再研究。

各种蔬菜种植的季节、管理及销售

我们在种植园内种了青菜、菠菜、萝卜、大蒜、蚕豆、小麦等植物。根据我们的实践活动,大致了解到这些植物生长规律:青菜四季皆可种植(只要气候不要太冷就行),生长期较短,但管理工夫必须到家,需要充足的水分,需施上适当的肥料,还要经常捉捉虫子。青菜还需移栽才长得大、长得壮。菠菜大约在九月中旬播种,三周左右就可食用,管理方便,不需治虫,只需施些肥料即可。萝卜大约八月下旬、九月上旬种植为好,(今年我们晚种了近二十天,虽然也生长得不错,可没有生长到最佳状态)管理要到位,方能生长的更好。大蒜八、九月即可播种,但对土壤的要求高,我校的种植园内的土壤不适合种大蒜。蚕豆在十月下旬下种,管理方便,明春方可收获。小麦在十一月中旬播种,管理方便,只需施些肥料即可,但生长期较长,大约明年五、六月才可收获。

活动成果:

那么,这么多的蔬菜该怎么处理呢?为此,联合学校大队部组织了一次“蔬菜品尝会”,届时将会请来各班的学生家长,由各班自己摆摊推销自己种的蔬菜。有些班级种出的蔬菜既新鲜,优美观,不一会儿工夫就销售一空,而有些班级的蔬菜平时由于疏于管理,销路就没那么好了,往往是无人问津。但无论怎样,结果并不重要,只要孩子去做了,即使不成功也没什么关系,他们在探索观察的过程中同样在积累知识。相信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蔬菜本身。

另外,我们还将带着自己种植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去“红太阳老年公寓”,让爷爷奶奶和我们一同分享劳动的幸福果实。这一活动得到了爷爷奶奶的高度认可。

一、活动设计与指导者

科学组、有种植经验的老师

二、活动人员

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及科学种植小组成员

三、活动时间安排

本活动历时一学年。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等,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

2.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体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从而达到珍惜和分享劳动成果的教育目的。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科学的分析问题、科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种植实践能力。

4、通过蔬菜种植活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5、通过蔬菜种植活动,体验劳动带来的喜悦,感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6、围绕种植的蔬菜、花卉进行研究,了解植物简单的病虫害症状;了解植物基本的生长情况及栽培方法。

7、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五、活动安排

1、活动对象:三、四、五、六年级各中队及种植小组成员

2、活动内容:把学校科学种植基地划分成11块(每块地插有中队牌),发放到每个中队负责。

3、活动形式:实行中队负责制。每个中对自己所属的方块实行四包:包种植、包培育、包管理、包收获。具体操作由科学种植小组老师组织学生实施。

4、活动要求:各个中队每天应安排队员值日(2个左右),负责对菜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和收获等。

六、成果展示

1、展示学生的观察日记。

2、展示科学实验基地花草树木的丰收成果。

《种植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