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阅读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阅读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阅读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喜欢故事,能安静地自主阅读并能基本读懂书中的内容;
2、学习句式,我是快乐的(动物名),生活在快乐的小树林;
3、了解动物之间的友情,试着学习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图书人手一册,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封面阅读,引起故事阅读兴趣
集体阅读图书的封面,请幼儿看图猜想故事发生的人物以及地点,引出图书书名《快乐的小树林》、作者姓名,并请幼儿猜想故事的内容,树林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快乐的事情
二、自主阅读
请幼儿自主阅读图书。
教师提出要求病提问:安静地阅读,一页一页翻书仔细阅读,如有需要,请小声跟老师或者小朋友讨论。快乐的.小树林里住了哪些动物,发生了什么快乐的事
三、集体阅读
1、教师根据自主阅读前提出的问题,请幼儿说出快乐的小树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请幼儿积极发言,并充分保证幼儿的话语权,如有需要,可以先请幼儿进行讨论。
3、从第一页集体阅读,精读第一段,学习句式我是快乐的,生活在快乐的小树林,并用动作辅助表达。
4、教师引导提问,快乐的小树林还住着谁
5、依次集体阅读小甲虫、毛毛虫、蒲公英,可以分组或者个别幼儿重复句式进行练习。
6、教师提问:“快乐的小树林里,住着那么多快乐的小动物,真好,我也想去小树林里看看,树林里这些快乐的动物们,来,我们继续来看看吧。”
7、如有幼儿提出异议,请幼儿说,如果没有幼儿异议,PPT翻到老灰熊一页。
8、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观察画面,让孩子说出小灰熊与其他动物表情的不同之处。
9、续引导:“哎呀,快乐的小树林里还住了一只老灰熊,可是,你们觉得他快乐吗”
10、教师读文字,“原来老灰熊生病了,听见外面的歌声,他还粗声粗气的吼起来“吵什么眇不许再唱了。”
11、教师用夸张的语言和表情“天哪,这下可怎么办呀”引导幼儿回忆自主阅读时的内容,以及自己积极地想出解决的办法。
12、教师仔细耐心听取幼儿的回忆以及想法后,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13、将PPT翻到老灰熊出洞口找东西吃的一页,集体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读图,小动物都做了什么,分别给老灰熊送了什么东西,并请幼儿猜猜,老灰熊吃了大家送来的东西,会怎样
14、问:为什么老灰熊会好起来快乐起来引导幼儿理解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
15、老灰熊快乐起来,你们猜,它会唱什么
16、引导幼儿说出“我是只快乐的老灰熊,生活在快乐的小树林”。
四、活动延伸
你们猜快乐的小树林里还住着什么动物,他们会唱什么歌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续编故事,并用把自己所想画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班阅读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 对图画书感兴趣,能独立翻阅图画书。
2. 能根据画面内容和教师共同讲述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发展。
活动准备:
1. 电子书(课件)
2. 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
活动过程:
一. 导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会走路的树”。听了这个名字,你们觉得奇怪吗?为什么?
(幼:奇怪。树怎么会走路啊,没有会走路的树……)
师:是啊,这棵树非常有意思,他叫茂茂,是一棵枝叶繁茂的树,在森林里长了很多年,他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能自由自在的到处走动。
提问:
1.你们觉得他的这个想法可能实现吗?(幼:可能、不可能。)
2.为什么?(树没有脚啊……)
二.师生共读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茂茂的愿望到底能不能实现呢?
(点击课件,讲述)茂茂将他的想法告诉了伐木工人,请求伐木工人把他锯下来。被锯下来的茂茂可开心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愿望就快要实现了,你们看:(点击课件)他高兴的对小兔子说:“我的树墩有20圈年轮,送给你做凳子。你要好好爱护他。”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年轮”是什么意思吗?
师:年轮就是将树木锯开之后,看见被锯开的表面有一圈一圈的条纹,圈数越多,表示这棵树的年龄越大。你们看,茂茂就是一棵长了很多年的树。
(点击课件,讲述)后来,伐木工人把茂茂拖进了山上的小溪流,顺着河水,他到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景物。一天,他来到了山下的林场,这里聚集着一些锯成片的木料,他们的身上贴着“松木”“杉木”等好看的标签。
“啊,我和你们一样变得光秃秃了吗?”茂茂问。
“是的,你没有一片叶子了。”其他的木材回答他。
“你还要被锯成更小的木块,然后被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木材们担心的说。
提问:
1. 听到这儿,你们觉得其他木材的心情怎样?
2. 那么,茂茂会害怕吗?
3. 他为什么不怕呢?
师:茂茂可不这样想,他说:“作为一棵树,我们的生命已经结束了,但是作为木材,我们的生命才刚刚开始。”
师:有小朋友不明白茂茂的话,是吧?不着急,等我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就会明白的。
(点击课件,讲述)一位伐木工人开始锯木料了,他一眼就认出了茂茂:“你就是那棵很想走路的树啊!”
师: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自己来看一看。
三.幼儿自主阅读
1.教师巡回指导阅读
2.集体交流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课件配合使用)
四.交流感想
(一)师:多好啊,茂茂被伐木工人锯下来之后,虽然结束了树的生命,可是变成木车以后的'他又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他可以像兔子一样自由的奔跑,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你们说,这是不是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呢?
提问:
1. 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茂茂吗?
2. 为什么?
师:老师也喜欢茂茂,因为他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害怕,不放弃。那小朋友,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谁来说说你的梦想?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像茂茂那样坚强,好吗?
(二)整理图书,结束活动
大班阅读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学会有目的地阅读 ……此处隐藏11311个字……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交流。
3、认识封面。
师:来,我们先认识一下封面。
请幼儿观察封面有什么?(包公、石头、小男孩、篮子)
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4、幼儿自主阅读。
师:提醒小朋友们看书时要坐端正,轻轻地一页一页地翻书。 师:小朋友们刚刚看完了一遍,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幼儿自由说)
三、师幼共读,深入理解故事。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人物角色对话,学会说完整的话。
1、幼儿边观看图片1-4幅,边讲故事。 提问:
(1)小男孩每天做什么事情?为什么?
(2)有谁愿意来学学小孩卖油条的情景。
(3)有一天,小男孩卖完油条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结:小男孩家里这么贫穷,靠卖油条给妈妈挣药费,真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2、看图5至8幅,提问:
(1)小男孩遇到谁了?
(2)包公是怎样审石头的?谁来学一学?(请幼儿评价,指导幼儿读出包公生气时的语气、表演出包公生气时的样子。)
(3)包公审石头时,旁边的人是怎样议论的?
(4)包公生气了,怎么惩罚大家?
(5)包公是怎样抓到小偷的?他用的什么办法?
3、幼儿实验。
师:为什么包公断定水面浮起一层油的铜钱是小男孩的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想象。
幼:卖油条的手上有油,他摸过的铜钱有油,铜钱放入水里就会浮起一层油花。
师:沾油的铜钱放入水中真的会浮起一层油花吗?我们亲自动手实验一下吧。准备两盆水,一些铜钱。分两组(一组铜钱沾油,一组不沾油)把它们分别放到两个盆子中,观察两盆水的不同)
幼:(通过操作实验发现)沾油的铜钱水面浮起一层油花,而不沾油的没有。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包公是怎样抓到小偷了的吗?(请个别幼儿作答)
小结:包公用智慧巧妙地断案,公正执法,不放过一个坏人,真是一个让人称赞的清官,我们要学习他聪明机智、公平正义的品质。
四、启发思考,提升精髓。
师: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教师小结:我们要像小男孩一样不怕困难,自食其力,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像包公那样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智,做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五、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
师:小朋友们有的喜欢包公,有的喜欢小男孩,就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找小伙伴表演吧。
1、幼儿自由找小伙伴,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故事。
2、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表演,体验表演故事的乐趣。
六、活动延伸,拓展阅读。
1、画一画:我心中的包公。
(1)出示包公京剧脸谱图,包公脸谱为黑色,寓意他铁面无私,头上的明月代表他执法公平公正,紧锁的眉头总是在思考案情。
(2)请幼儿给他的画像涂色。(播放《包青天》背景音乐,幼儿涂色)
2、演一演。
把扮演包公的帽子、服饰、小男孩提的篮子、铜钱、石头、棒子等投放到表演区,请幼儿自主表演。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学习是幼儿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和交流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起点阅读《包公审石头》一课,我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让幼儿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悬念,培养幼儿想象能力。
本课课题比较新颖,导入新课时,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幼儿质疑,让幼儿带着“石头都不会说话,包公为什么审石头?包公是怎样审石头?”的问题主动去阅读故事,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在幼儿自主阅读环节中,我先播放故事的前半部分,设置了悬念“你认为是谁偷了小男孩的钱?”“假如你是包公,你会怎样审这个案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既培养了幼儿的的问题意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情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因此,在课题导入、幼儿自主阅读、自主表演和课后延伸等各个环节,我通过播放音乐,创设表演场景,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角色,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小伙伴表演,幼儿在情境中阅读、交流和体验,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细读探究,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让幼儿理解包公为什么审石头?包公怎么断定水面上浮着油花的铜钱就是小男孩的?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采用自主阅读,看图细读、操作实验和分角色表演等学习方式,重点抓住包公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让幼儿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弄懂了问题,理解了故事内容,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了语感。
四、拓展延伸,培养幼儿表达及创造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结束后,我在美工区投放了包公脸谱,让幼儿画一画,在表演区创设了包公审案的情景,投放了道具,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演一演,孩子们在个性化的选择中,对故事的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大班阅读活动方案15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2、学会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并进行故事创编,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主动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梨子小提琴》的图书(人手一本)
2、图画纸、蜡笔等
三、活动过程与指导:
1、出现“梨子”,“以梨子有什么用”引入课题;
2、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阅读故事:提醒孩子要一页一页地翻书,不懂的可以问老师或同伴;
3、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谁,捡到了什么?它用它做了什么?(个别回答后,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
(2)小松鼠用半个梨子做成小提琴后,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个别回答后,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
(3)为什么大家都有了梨子提琴,大家在森林里干什么?(个别回答后,师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
4、请个别能力强的孩子上来讲故事。
四、延伸活动:画画,编故事。
水平一:要求孩子能选择故事内容来绘画并进行讲述;
水平二:要求孩子能在原有图书画面的基础上画出新的图画,并创编新的故事情节;
水平三:能主动地将创编的故事讲给同伴听。